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17 16:30:55
如美聯儲真的在本月底降息,那將標志著美聯儲歷史上首次在美國失業率低于4%的情況下降息。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王鑫
圖片來源:攝圖網
美股三大指數頻刷新高、美國失業率維持在近50年的低位、高盛等華爾街巨頭二季度財報均超預期……美聯儲在這樣看似大好的宏觀經濟背景下暗示降息,投資者也感到困惑。但回顧歷史,美聯儲此前也在美股創下新高或在新高附近時降過息,但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已經是20多年前了。
市場分析師查理·比萊格(Charlie Bilello)上周在推特上稱,自1982年美聯儲開始以聯邦基金利率為目標以來,在標普500創下歷史新高的情況下美聯儲已經降息7次,但上一次還要追溯到1996年1月。比萊格還指出,美聯儲從未在美國失業率在4%下時進行過降息——在美聯儲所有的降息中,失業率最低的是4.2%,發生在2001年1月,互聯網泡沫爆發后。
當前美國的失業率為3.7%。

圖片來源:推特
聯邦基金期貨顯示,市場認為美聯儲在本月底的FOMC會議上至少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100%。與此同時,標普500、道指和納指三大指數本周一收盤再次紛紛創下新高。管理著約6840億美元資產的LPL Financial的高級市場策略師瑞安·德特里克(Ryan Detrick)發現,自1980年以來 ,在標普500指數在高點2%范圍附近徘徊的情況下,美聯儲已經降息17次。德特里克還發現,在這17次降息后,標普500指數在首次降息的一年后全部上漲,其中漲幅的中值為10.4%。

圖片來源:推特
當然,也正如一句老話所說,股市并不是經濟。但正如比萊格指出的那樣,如美聯儲真的在本月底降息,那將標志著美聯儲歷史上首次在美國失業率低于4%的情況下降息。
盡管投資者和分析師曾將1995年和1998年美聯儲的寬松政策描述為“保險型”的降息(降息后美國經濟并未出現衰退),但ClearBridge Investments的投資策略師杰弗瑞·舒爾茨(Jeffrey Schulze)指出,在這1995年和1998年的寬松貨幣政策,都是美聯儲在供應管理協會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簡稱ISM)的制造業指數下滑至50下方(表明經濟活動出現收縮)后采取的。
但舒爾茨認為,本月的情況可能和這上述兩次不同——“如果美聯儲真在本月底降息,那么我認為這將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保險型’降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ISM制造業指數今年以來一直承壓,6月份更是跌至51.7%,表明美國制造業正以兩年多最慢的速度擴張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在國會作證詞是也強調了他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并提到了ISM制造業指數的下滑。
一些市場觀察人士將美聯儲的鴿派傾向與特朗普對美聯儲和鮑威爾源源不斷的批評聯系在一起。特朗普此前稱,美聯儲此前的加息讓美國經濟處于不利地位,并表示政策制定者應該降息并恢復量化寬松。
但其他人則認為,美聯儲是在從金融市場獲得啟示。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湯姆·波塞利(Tom Porcelli)在一份報告中稱:“美國經濟增長尚未出現任何重大惡化,我們仍認為美國第二季度的實際消費者增長率將達到4%。更重要的是,降息25或50個基點幾乎不會帶來什么潛在的負面影響,實際的作用則是對金融市場起到安撫。”
舒爾茨認為,美聯儲對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是正確的——ClearBridge內部的衰退指標已經從綠色變為黃色,預示著50%的衰退可能性。雖然 目前美股仍在上漲,但舒爾茨認為未來3個月美股“很有可能”出現5%的回落。
紐約聯儲的一項概率指數也顯示,美國有1/3的概率將在明年的某個時候陷入衰退,該指數在上月甚至還創下了32.9%的12年新高。自1960年以來,該指數每次超過30%,美國經濟都會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陷入低迷。
申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