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聞 2022-10-10 16:06:42
每經編輯(ji)|盧祥勇
據新華社9日(ri)消息,我(wo)國浙江(jiang)和(he)海南兩地(di)發(fa)(fa)現(xian)了一(yi)種名為“白蓋雞油菌(jun)”的(de)新物(wu)種,這一(yi)發(fa)(fa)現(xian)已發(fa)(fa)表于國際期刊《微生物(wu)學(xue)前沿》。
據了解,白蓋雞油菌由海南(nan)醫學院熱帶轉化醫學教育部重點(dian)實驗室、浙(zhe)江(jiang)大學生命(ming)科學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等研究機構(gou)的科研人員于2017年和(he)2020年先(xian)后在海南(nan)鸚哥嶺、浙(zhe)江(jiang)天目山發現(xian),經基因測序(xu)后確(que)定為新物種。

圖(tu)為(wei)2021年8月拍攝的(de)白蓋(gai)雞油(you)菌。來源:新華社(she) 圖(tu)片(pian)由浙江天目山(shan)國家(jia)級自(zi)然保護區(qu)管理局提供
據介紹,白蓋(gai)雞(ji)油(you)菌(jun)菌(jun)蓋(gai)表(biao)面光滑,邊緣呈波浪狀,黃白色(se)至(zhi)淺奶(nai)油(you)色(se),菌(jun)肉堅實,氣味不(bu)明顯(xian)。
浙(zhe)江天(tian)目山(shan)國家(jia)級自然(ran)保護(hu)區管理(li)局(ju)工作人員祁祥斌表示,新物種的發現,對于生態保護(hu)和(he)生物進化(hua)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理(li)論價值和(he)現實意義(yi),也證明自然(ran)保護(hu)區內的生態系統穩定、物種豐富,保護(hu)成效顯著。

圖為2021年(nian)8月拍攝的白蓋雞(ji)油菌。來源(yuan):新華社(she) 圖片(pian)由浙江(jiang)天目(mu)山國(guo)家(jia)級自(zi)然保護(hu)區管理局提供
因為(wei)是菌類,同時又有(you)肉(rou)質(zhi)堅實(shi)的特點(dian),不少網友留言詢問:“能吃嗎?好吃嗎?”

祁(qi)祥斌(bin)表示,白蓋雞油(you)(you)菌是雞油(you)(you)菌屬的一種,目前業內對這種新物種的了解(jie)還比較有(you)限(xian),建議不要采食,以免(mian)引(yin)起不良反應(ying)。
在(zai)央(yang)視網微信日前發(fa)布的(de)稿(gao)件中也(ye)提醒道,“紅傘傘白桿(gan)桿(gan),吃(chi)完就要躺板板。”在(zai)科研結果沒公布前,一定不要吃(chi)!
因為采食野(ye)生菌類出現中毒(du)等意外的事情每年都有發(fa)生,大伙還(huan)是(shi)小心為妙(miao)。
據澎湃新(xin)聞(wen),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食用野生菌有(you)三個(ge)最基本(ben)的(de)原則:沒有(you)吃(chi)過(guo)的(de)盡(jin)量(liang)不(bu)要吃(chi);不(bu)認識的(de)盡(jin)量(liang)不(bu)要吃(chi);沒有(you)把握的(de)盡(jin)量(liang)不(bu)要吃(chi)。
編輯|盧祥(xiang)勇(yong) 杜波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ji)新聞(wen)(wen)綜合自新華社、澎湃新聞(wen)(wen)、網(wang)友評論等(de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she)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wei)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bu)希(xi)望作品出(chu)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yao)求(qiu)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