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2 20:49:26
每經編輯|何小桃
11月12日,北京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11場新聞發布會召開。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11月12日0時至15時,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8例,其中,隔離觀察人員92例、社會面篩查人員6例;朝陽區61例,昌平區10例,海淀區8例,順義區4例,西城區、豐臺區、通州區各3例,懷柔區2例,東城區、房山區、大興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各1例;重型1例、普通型6例、輕型81例、無癥狀感染者10例。
會上,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北京市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的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從今日起,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不再甄別密接的密接,調整風險區等級和入境人員陽性判定標準。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攝影:李磊

今起調整密接和入境人員隔離期限
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北京市堅決貫徹落實通知精神,從今日起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不再甄別密接的密接,調整風險區等級和入境人員陽性判定標準。具體包括五項措施:
一是對密切接觸者,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二是及時準確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是將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
四是入境人員隔離管理措施,由“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
五是明確入境人員陽性判定標準為核酸檢測Ct值<35。
下一步,北京將嚴格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動態調整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

北京啟動專項救濟
12306更新進京購票求助辦法
進一步完善進返京管理政策。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優化完善進返京防疫政策和遠端管控措施,暢通救濟渠道,提高辦理時效。啟動長期滯留京外人員專項救濟,梳理京外風險縣域旅居史人員情況,推送解除彈窗限制、購票限制,昨晚24時已全部生效。主動對接梳理滯留京外一個月以上、且有返京意愿人員,及時推送給進返京人員服務系統,及時處理。加強常態救濟工作,受理市民12345熱線進返京申訴,及時核驗風險,梳理解除要求返京人員通過12345熱線或微信反映的被彈窗情況。
據北京日報報道,記者撥打12306鐵路購票熱線,目前,語音提示已經更新:根據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北京健康寶彈窗或異常旅客不得進京,違反進京管控規定將承擔防疫法律責任。如您在購買車票時,遇系統提示出票失敗,您暫不可購票進京時,請通過12306手機APP填寫限制購票求助信息,系統會及時反饋有關部門,逐人開展數據核查核驗,經有關部門核驗確無異常的,將解除進京購票限制,即可正常購票,請您耐心等待審核結果。您也可登錄12306網站、手機APP查看防疫出行相關信息,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
廣州對16527名次密接解除隔離
另外,11月12日17時,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海珠區、市疾控中心的的相關負責同志通報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11月12日下午,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在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通報,11月11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318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有21例為社區篩查或主動就診中發現,其余均在隔離觀察或高風險區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癥狀2921例、輕型259例。以上感染者均已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隔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
對于昨日發布的最新疫情防控工作的20條措施,張屹說,我們將結合廣州目前疫情防控形勢特點,落實提級指揮、扁平化運行等要求,積極推動國家優化防控20條措施的穩妥落地。
截至目前,全市已對集中隔離期滿5天、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5094名本地密切接觸者和7252名入境人員有序解除集中隔離,閉環轉入社區管理,落實3天居家隔離,非就醫等緊急情況不得外出;同時,對16527名次密接解除隔離。
值得注意的是,會上,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新聞發言人張周斌介紹,目前海珠區疫情最新的實時傳播指數(Rt)已降到了1.6,但由于體量大,仍處于高位平臺期;荔灣區的實時傳播指數(Rt)也在連續5天上漲后,由2.9回落至2.7;另外,番禺區的上漲勢頭這兩天也開始得到遏制,實時傳播指數(Rt)由3.0降至2.7。
張周斌表示,這說明多區聯動對控制疫情的跨區滲透起到了效果。但全市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天河、越秀區的實時傳播指數(Rt)在趨穩后,這兩天有所回升;白云區的疫情也一直處于膠著狀態,實時傳播指數(Rt)連續維持在1.1-1.2。
編輯|何小桃 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日報、中國基金報、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