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xin)聞(wen) 2022-11-25 10:12:49
每(mei)經記者|董天意 每(mei)經編輯|孫(sun)磊
對于(yu)即將過去的2022年,本(ben)田多(duo)少有些“意(yi)難平”。
作為(wei)本(ben)田的(de)(de)產(chan)品大年(nian),其(qi)自2021年(nian)末開啟的(de)(de)新(xin)品攻(gong)勢已(yi)延續(xu)至今。這一年(nian),本(ben)田不僅各主力(li)車型已(yi)基本(ben)完成升(sheng)級迭(die)代,同時(shi)還(huan)通過全新(xin)車型的(de)(de)導入增強了(le)細分市場的(de)(de)掌(zhang)控力(li)。可以說(shuo),2022年(nian)的(de)(de)本(ben)田,其(qi)產(chan)品陣容和實力(li)均達到了(le)歷史新(xin)高(gao)度(du)。
而這一系列動作背后(hou),是本(ben)田劍指銷量(liang)的雄心。例如,廣汽本(ben)田2021年(nian)“逆勢(shi)”達成78萬輛年(nian)產銷量(liang)后(hou),對于擁(yong)有新(xin)車型(xing)、新(xin)技術、新(xin)架構(gou)加持的2022,更加期待能(neng)實現銷量(liang)自我突(tu)破。
官方數(shu)據顯示(shi),今年1~10月(yue),廣汽本田(tian)(tian)累計銷(xiao)量為60.4萬(wan)(wan)輛, 內(nei)部人士(shi)向《每日經濟新聞》記(ji)者透(tou)露了(le)現實(shi)情(qing)況:“至少到明年上半(ban)年,廣汽本田(tian)(tian)的單(dan)月(yue)供應量最多5萬(wan)(wan)~6萬(wan)(wan)臺,這已經是極限了(le)。”
需要注意的是(shi),按照(zhao)廣汽本田(tian)單月峰值(zhi)產(chan)量超8萬輛(liang)計算(2020年12月),廣汽本田(tian)在(zai)年末沖量的關(guan)鍵時(shi)期,產(chan)能卻僅剩余6成左(zuo)右。一面(mian)是(shi)緊鑼密(mi)鼓的新(xin)品投放,一面(mian)是(shi)“撲朔迷(mi)離”的產(chan)能缺(que)口,廣汽本田(tian)到底發生了什么?
創新戰略“撞上”供應鏈危機
2022年,芯片短缺和供應鏈承壓仍是全球汽車業面臨的共性問題。Auto Forecast Solutions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全球汽車市場因芯片短缺已累計減產約390.5萬輛汽車。
在此背景下,廣汽本田的產品迭代節奏卻并未減緩。通過i-MMD混合動力系統、Honda CONNECT 3.0智導互聯系統、Honda SENSING系統的加速導入,廣汽本田將旗下雅閣、凌派、奧德賽、飛度、繽智等車型全部推新升級,并帶來了型格、致在等Honda Architecture架構下的全新全球車型。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大量(liang)新(xin)技術的應用,使廣汽本田在電動化、智(zhi)能化層面的領(ling)先地位(wei)得(de)到鞏固,但(dan)同(tong)時也帶來了車用芯(xin)片等機能領(ling)域元器(qi)件數量(liang)的指數級增長,而這為(wei)廣汽本田接下(xia)來遭遇的產(chan)能瓶(ping)頸埋下(xia)了伏筆。
“近兩(liang)(liang)年的全球汽車供(gong)應鏈短缺(que)主要(yao)就表(biao)現在動力電(dian)池和芯片(pian)兩(liang)(liang)個方面,可(ke)以說是與廣(guang)汽本田的創新(xin)(xin)戰略迎面相撞。”上述內部人士告(gao)訴記者,因芯片(pian)短缺(que),目前(qian)廣(guang)汽本田飛度、凌派(pai)等(deng)(deng)暢銷車型(xing)(xing)(xing)的產(chan)能(neng)嚴重(zhong)受限,每月排產(chan)量僅約1000輛(liang)左右。而基于Honda Architecture架構打造的新(xin)(xin)車型(xing)(xing)(xing)則需要(yao)更多的高端芯片(pian),這(zhe)也導致(zhi)其致(zhi)在等(deng)(deng)全新(xin)(xin)車型(xing)(xing)(xing)在上市初期即面臨無車可(ke)發(fa)。
“巧婦難(nan)為無(wu)米之炊”,正是廣汽本田當下銷售的真實(shi)寫照。
需要注意的是,不(bu)同(tong)于其它國際廠商(shang),本田采用的全球化零部(bu)件供應體(ti)系技(ji)術領先(xian)但種類分散(san),以歐(ou)美(mei)芯片廠商(shang)為主(zhu),在芯片短缺的時代,難以獲得供應優先(xian)權(quan)。比如其機能零件和芯片主(zhu)要采購于博(bo)世(shi)、大(da)陸(lu)、采埃孚等(deng)頭部(bu)供應商(shang),而這(zhe)些(xie)頭部(bu)大(da)廠又各自擁(yong)有不(bu)同(tong)的核心芯片供應商(shang),如,博(bo)世(shi)是意法、大(da)陸(lu)是恩(en)智浦、采埃孚則是英飛凌(ling)等(deng),這(zhe)也讓廣汽本田的供應體(ti)系在復雜(za)環境下(xia)更具不(bu)確(que)定性。
上述內部(bu)人士告訴記者,廣汽本田目前只能(neng)將僅(jin)有的(de)零部(bu)件(jian)向部(bu)分車型傾(qing)斜,如雅(ya)閣(ge)、皓影、繽智等。記者查(cha)閱銷(xiao)(xiao)(xiao)量數據(ju)后發現,上述車型的(de)市場表現確未受到影響。其中,雅(ya)閣(ge)已連續5個月實現單月銷(xiao)(xiao)(xiao)量突破2萬(wan)輛,在(zai)今年8月銷(xiao)(xiao)(xiao)量更是達(da)到3.7萬(wan)輛,而皓影、繽智的(de)月均(jun)銷(xiao)(xiao)(xiao)量也(ye)超(chao)過萬(wan)輛,仍保持在(zai)細分市場銷(xiao)(xiao)(xiao)量前列。
“目(mu)前各(ge)車(che)(che)型的終端(duan)均出現供不應求(qiu)的現象,用戶提(ti)車(che)(che)等(deng)待(dai)時間(jian)很(hen)長。”上述廣汽本田內部人士向記者(zhe)表示,對于受(shou)影(ying)響較大的新車(che)(che)型,目(mu)前已經和終端(duan)供應商形成聯(lian)動,會提(ti)前告知(zhi)消(xiao)費(fei)者(zhe)提(ti)車(che)(che)周期。
一場銷量與質量間的博弈
事實(shi)上,供(gong)應鏈承壓的廣汽(qi)本田在提振銷量方面并非束(shu)手(shou)無策(ce)。
有觀點認為,廣汽(qi)本(ben)田(tian)可暫緩新技術(shu)產品、車型(xing)的導入,以(yi)現有車型(xing)完成年底(di)沖量(liang);另一方面,廣汽(qi)本(ben)田(tian)也可跳過部(bu)分驗證環節以(yi)快速完成零部(bu)件(jian)替代工作,從而(er)(er)恢復(fu)市場(chang)供(gong)應。而(er)(er)以(yi)上兩種“捷徑”都可使廣汽(qi)本(ben)田(tian)挽回部(bu)分銷量(liang)損失。
但在銷量與(yu)質量的博弈中,廣汽本田選擇了后者。
“本田(tian)對芯片的替(ti)代(dai)(dai)開發非常慎重,堅持(chi)品質大于經營,廣汽本田(tian)也(ye)拒(ju)絕倉(cang)促使用(yong)未經充分驗證的替(ti)代(dai)(dai)件。”上述內部人士(shi)表(biao)示。
據了解,廣汽本田對零部件替換有著嚴格標準驗證流程,其中芯片替換的驗證周期一般需要一年以上,期間需要完成對替代芯片的驗證、零件的驗證,以及整車的驗證工作。目前廣汽本田方面已在加緊推進零件替換的驗證工作,但由芯片短缺導致的產能緊張,仍將持續至明年上半年。在此期間,廣汽本田的單月產量或無法突破6萬輛。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有觀點認為,雖然廣汽本田或許無法在2022年實現銷量大的突破,但通過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持續性導入,也為其確保了市場口碑和發展后勁,而隨著芯片等機能零件供應量的恢復,廣汽本田或將迎來強勢增長期。
一方面,作為最早開展電動化的車企之一,廣汽本田的電動化車型數量達到9款,混動車型國內累計銷量超45萬輛,且在國內市場已具有口碑優勢。而在智能化層面,廣汽本田現已實現Honda CONNECT的全品類覆蓋,以及Honda SENSING的全車型搭載。
另一方面,廣汽本田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也將成為其優勢之一。據J.D. Power數據,廣汽本田已連續3年獲得IQS中國新車質量研究SM(IQS)主流車品牌第一,并連續獲得J.D. Power中國銷售服務滿意度研究SM(SSI)主流車品牌第一, J.D. Power中國售后服務滿意度研究SM(CSI)主流車品牌第一名等。
“盡(jin)管供應鏈(lian)短(duan)缺問題持續(xu)存在,但(dan)是(shi)為了長(chang)久的(de)可(ke)持續(xu)發展,廣汽(qi)本(ben)田的(de)態(tai)度是(shi)確(que)保每一輛車的(de)品(pin)質(zhi)(zhi)是(shi)我們(men)加大產量(liang)(liang)的(de)底限。”上述(shu)內部人士表示(shi),與銷量(liang)(liang)相比,廣汽(qi)本(ben)田更重視發展質(zhi)(zhi)量(liang)(liang)。隨(sui)著新技術應用所(suo)帶來(lai)的(de)電動化、智能化等產品(pin)品(pin)質(zhi)(zhi)的(de)提升,結合品(pin)牌口碑、用戶文化等領(ling)域的(de)優勢,廣汽(qi)本(ben)田具備(bei)長(chang)遠穩(wen)健發展的(de)實力。
封面圖(tu)(tu)片(pian)來源:企業供(gong)圖(tu)(tu)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ru)您不希(xi)望作品(pin)出現在本(ben)站(zhan),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jing)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