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11:31:54
每經評論員 杜宇
11月13日,長聯科技(SZ301618,前收盤價:58.03元,市值:52.35億元)的一則股東減持公告,讓這家曾經的A股明星公司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然而,這次的關注并非因為其上市首日高達1703.98%的驚人漲幅,而是因為公司股價的下跌、業績的持續下滑以及股東的減持計劃,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讓長聯科技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公告稱,大股東麥友攀、富海新材以及董事兼副總經理盧潤初均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其持有公司股份394.61萬股,合計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4.3741%。
這一消息的披露,無疑給市場情緒帶來了更大的沖擊。要知道,自2024年10月9日起,長聯科技的股價就開始了震蕩下跌的行情,截至今年11月13日收盤,股價已較去年10月9日的高點跌超83%,而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也并不理想,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2.70%,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9.78%,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了48.6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已經連續5個季度凈利同比下滑。
筆者認為,面對如此困境,長聯科技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穩定市場信心和提升盈利能力。公司應加強內部管理,優化運營效率,嚴格控制成本費用,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成本上升的壓力。同時,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此外,還應加強市場開拓力度,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和客戶群體,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吸引更多客戶,提高市場份額。只有這樣,長聯科技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出困境,重新贏得投資者和市場的信任,實現業績的回升和可持續發展。
長聯科技作為水性印花材料領域的知名企業,擁有一定的技術基礎和市場優勢。在當前復雜的市場環境下,公司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應對挑戰,通過創新和變革來實現突破。否則,股東的減持行為可能會引發更多投資者的擔憂,進而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而持續下滑的業績也將使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長聯科技的未來,亟待一場變革來打破當前的僵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