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 2022-12-11 00:12:10
每經編輯|王月龍

隨著多地防疫政(zheng)策變化,不少市民開(kai)始“囤(dun)藥(yao)”。不少防(fang)疫一線專家建議合理購藥,也有(you)地(di)區市場(chang)監管(guan)部門明確(que)將打擊涉疫藥品物(wu)資“囤積居(ju)奇”行為。

圖片(pian)來源:視覺中國
原(yuan)本進(jin)貨價六七十元的(de)新冠抗原(yuan)檢測試(shi)劑盒(he),最高(gao)按每盒(he)229元銷售,進(jin)銷差價率最高(gao)達(da)273.9%…12月7日,北京市朝(chao)陽(yang)區市場監管(guan)局接到舉報,對北京康復(fu)之家醫療(liao)用品有限公(gong)司朝(chao)陽(yang)第一分店高(gao)價銷售抗原(yuan)試(shi)劑盒(he)立(li)案調查,擬罰款20萬元。

北京:一店鋪高價銷售抗原試劑盒
擬罰款20萬元
據央視新聞(wen)報道,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今天通報(bao)一起查處(chu)高(gao)價銷售抗原試劑盒案,擬給予當事(shi)人警告和罰款(kuan)20萬元的(de)行政處(chu)罰。
12月(yue)7日,朝陽區市場監管(guan)局接(jie)到舉報,對北(bei)京康復之家醫療用品(pin)有限公(gong)司朝陽第一分店高價(jia)銷售(shou)抗(kang)原試劑盒立案調查。經查,2022年12月(yue)1日至2022年12月(yue)7日期間,當事(shi)人(ren)在美團平臺銷售(shou)復星新(xin)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kang)原檢測(ce)試劑盒(膠體金法)(規(gui)格為25人(ren)份/盒),標價(jia)229元/盒,進貨單價分(fen)別(bie)為61.25元/盒(he)、67.5元/盒(he)、75元/盒(he),由于(yu)不(bu)同時(shi)期美團平臺銷售優(you)惠不(bu)一,實際銷售單價分(fen)別(bie)為179元/盒(he)、216.5元/盒(he)、229元/盒(he),進銷差價率最高達273.9%,遠(yuan)高于同時(shi)期(qi)周邊(bian)市場同類商品(pin)。當(dang)事(shi)人(ren)的(de)上(shang)述行(xing)為(wei)違(wei)反了(le)《中華人(ren)民共和國價格法》第(di)十(shi)四條第(di)(三(san))項的(de)規定,構成哄抬價格的(de)違(wei)法行(xing)為(wei)。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朝陽(yang)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向當(dang)事(shi)人(ren)送達《行(xing)政(zheng)處罰告(gao)知書》,擬給予當事(shi)人警(jing)告和罰款(kuan)20萬元的行政處罰。
據(ju)了解,12月3日,北京市調(diao)整“四類藥品(pin)”購買措施后(hou),全市市場監管部門持續(xu)加(jia)大對“四類藥品(pin)”及抗(kang)原(yuan)檢測試劑盒等疫情防控用品(pin)價(jia)格(ge)執法檢查(cha)力度。發布《關于進(jin)一步規(gui)范(fan)市場價(jia)格(ge)行為的提醒(xing)告誡書》,對網絡平臺(tai)、大型藥品經銷商等(deng)2000余(yu)戶藥品經營者開展提醒告誡,引導企業(ye)自覺(jue)規范價格(ge)行為(wei)。緊盯群眾訴求,嚴查惡意漲價、哄抬價格(ge)等(deng)價格(ge)違法行為(wei),綜合運用重點檢查、提醒告誡、行政(zheng)處罰等手(shou)段保持藥品(pin)價格執(zhi)法高壓態勢,堅(jian)決維護藥品(pin)市場價格秩序(xu)穩定。
北京(jing)市市場監管(guan)局提醒廣大經營(ying)者(zhe),嚴(yan)格(ge)履行社會責任,依法合規(gui)誠信(xin)經營(ying),做好明碼標價(jia),嚴(yan)禁(jin)哄抬價(jia)格(ge),嚴(yan)禁(jin)價(jia)格(ge)欺詐。歡迎廣大市民(min)參與監督,發現(xian)價格(ge)違法線索,留(liu)好相關票據,及時撥打12315熱(re)線電話投訴舉報。市(shi)場監管部門將發現一起(qi)(qi)查(cha)處(chu)一起(qi)(qi),堅(jian)持從嚴從快處(chu)理,對情節惡劣的典型案例將公開曝光。

武漢立案查處9家藥店
據長江(jiang)日報(bao)報(bao)道,近期,針對連花清瘟藥品、核酸抗原檢測試劑等涉(she)疫物資價格波動(dong)情況,武漢市市場監管(guan)部門(men)加大監督檢查(cha)(cha)力(li)度,摸(mo)排核查(cha)(cha)有關問題線索,目前已立案查處(chu)哄(hong)抬價格案件(jian)9件(jian)。相關涉嫌構成哄(hong)抬價格違法行為如下:
漢陽區某(mou)大藥房連(lian)鎖(suo)有限(xian)公(gong)司,2022年11月(yue)以來(lai),連(lian)花清(qing)瘟(wen)顆粒(6克×10袋)采購價(jia)格為23.5元/盒(he)—32元/盒(he),銷售價格(ge)由(you)11月1日的(de)(de)30.5元/盒上漲(zhang)至(zhi)12月5日的(de)(de)99元/盒。
某(mou)大藥房江岸區萬(wan)家匯店、江漢區北湖正(zheng)街店,2022年12月6日銷(xiao)售的抗原檢測試劑盒(he)采購價格(ge)為2.3元,銷售價格(ge)為8.5元。
江(jiang)岸區(qu)某藥業連(lian)鎖有限(xian)公司二七店,24粒(li)裝連(lian)花清瘟(wen)膠囊平時銷售價格為20元/盒(he),查(cha)處(chu)時銷售價格為40元/盒(he);新康泰克10粒裝平時銷(xiao)售(shou)價格為15元左右/盒,查處時銷(xiao)售(shou)價格為30元/盒。
硚口區某大藥房有限公司天順(shun)店,2022年12月4日以來,24粒裝(zhuang)連花(hua)清瘟膠囊采購價(jia)格為8.74元/盒—16.49元/盒,銷售(shou)價格由14元/盒(he)上漲至28.5元/盒(he)。
蔡甸區某大藥房,12粒裝連花清瘟(wen)膠囊采(cai)購價格為17.17元/盒(he)—27.17元/盒(he),銷售價格由22.8元/盒上漲至46元/盒;蔡甸區某大藥(yao)房,36粒裝連花清瘟膠(jiao)囊采購價格為15.5元(yuan)/盒,銷售價格由(you)26元/盒上漲至39.5元/盒。
東湖(hu)高新區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gong)司在“拼多多”平臺上銷售的(de)連花清瘟(wen)顆粒(6g×10袋),在成本無變化的(de)基(ji)礎上,分兩次提高銷售價格為50元/盒、100元/盒;東湖高新區(qu)某大(da)藥房連鎖有限公(gong)司(si)光谷店銷(xiao)售的核酸(suan)抗原檢測試劑(ji)盒(he)(25人(ren)份(fen)),銷售價格為270元(yuan)/盒,遠高于市(shi)場平均價。
上述藥品經營企業在成本未明顯增加的(de)情況下大幅度(du)提(ti)高銷(xiao)售價格,或者(zhe)成本雖有增加,但銷售(shou)價格上漲幅(fu)度明顯高于(yu)成本增長幅(fu)度,已涉嫌構成哄抬價格。對于上述案(an)件,市(shi)場(chang)(chang)監管(guan)部(bu)門將依法依規(gui)從快從嚴從重處(chu)罰,決不姑息。下一步(bu),市(shi)場(chang)(chang)監管(guan)部(bu)門將密切關注連花清(qing)瘟、抗原檢測(ce)試劑盒等涉疫物資(zi)價格走勢,嚴厲打(da)擊(ji)囤(dun)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價格違法行為,切實(shi)維護涉疫物資(zi)市(shi)場(chang)(chang)價格秩序穩定。

河北:不得以“蓮花清瘟”仿冒“連花清瘟”
據“河北市場(chang)監管”微信(xin)公眾號(hao)12月10日(ri)消息,為規范防(fang)疫(yi)藥品及(ji)涉疫(yi)物資(zi)價格(ge)和市場(chang)秩序,保(bao)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仿冒混淆(xiao)、虛假宣傳、商業詆毀(hui)等違法行為,河北省市場(chang)監督管理局對(dui)對(dui)相關生產經營者提出嚴格(ge)要(yao)求。
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shi)進行明碼標價(jia),做到真實準確、貨(huo)簽(qian)對(dui)位(wei)、標識醒目。不(bu)(bu)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chu)售商品,不(bu)(bu)得收取任(ren)何未予標明的費用(yong)。
經(jing)營(ying)者進(jin)行價格活動,應當遵(zun)守法(fa)律法(fa)規(gui)和規(gui)章(zhang)的規(gui)定,努力改進(jin)生(sheng)(sheng)產經(jing)營(ying)管理,降低生(sheng)(sheng)產經(jing)營(ying)成本,并在市場(chang)競爭中獲取合法(fa)利潤(run)。不(bu)得在成本未明(ming)顯(xian)增加(jia)時,大幅度提高價格,或者(zhe)成本雖有增加(jia)但(dan)價格上漲幅度明(ming)顯(xian)高于成本增長幅度。不得(de)強制(zhi)搭售商品(pin),變相大幅度提高價格(ge)。不得(de)無正(zheng)(zheng)當理由,超出正(zheng)(zheng)常的存(cun)(cun)儲數量(liang)或者存(cun)(cun)儲周(zhou)期,大量(liang)囤積市場供應緊張(zhang)、價格(ge)發(fa)生異常波動(dong)的涉疫(yi)物資(zi)。不得捏造、散(san)布漲(zhang)價(jia)信息,擾亂(luan)市場價(jia)格秩序。
經(jing)營者應當遵循公平、合法和誠實信(xin)用(yong)(yong)原則。不得利用(yong)(yong)虛假的或(huo)者使人誤(wu)解的價(jia)格(ge)手段,誘騙消費者或(huo)者其他經(jing)營者與其進(jin)行交易。不得出現虛假折價(jia)(jia)、虛假價(jia)(jia)格(ge)比較、不履行價(jia)(jia)格(ge)承諾等(deng)價(jia)(jia)格(ge)欺詐行為。網絡交易(yi)平臺經營者(zhe)不得(de)利用技術手段(duan)等強制平臺內(nei)經營者(zhe)進(jin)行(xing)虛假的或者(zhe)使人誤解的價(jia)格標示(shi)。
經(jing)營者應(ying)當合規(gui)經(jing)營,不得擅自使用與(yu)他人有一定影響的(de)防疫物(wu)資的(de)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近似的(de)標識,誤導消費者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yu)他人存在聯(lian)系。不(bu)得(de)以“蓮花(hua)清瘟(wen)”仿冒“連花(hua)清瘟(wen)”等向大企業、名優(you)藥品借“勢”,“傍名牌”“搭(da)便車”等惡意攀附他人商業標識。
各有關經營者要認真對照上述要求,及時開展自查自糾。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等法律法規規章,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罰款;有價格欺詐行為的,最高可處50萬元罰款;對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囤積居奇,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最高可處300萬元罰款;對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商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最高可處500萬元罰款;實施混淆行為的,最高可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5萬元的,最高可處25萬元罰款;實施虛假宣傳,或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最高可處200萬元罰款;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最高可處300萬元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如發現違法線索,請及時撥打12315進行(xing)投訴舉報。
編輯|王月龍 杜恒峰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zi)央(yang)視新聞、長(chang)江日報、“河北(bei)市場監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mei)日經濟新聞》報社(she)授權(quan),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ti)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de)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