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 2022-12-15 18:50:47
◎國家(jia)衛(wei)生健康(kang)委基(ji)層(ceng)衛(wei)生健康(kang)司司長聶春雷強調,要(yao)為基(ji)層(ceng)提供必要(yao)的設備條件(jian)。特別是要(yao)將藥品和抗原檢測試(shi)劑(ji)盒(he)配備充(chong)足到基(ji)層(ceng),提前做好儲(chu)備。
◎聶春雷表示,短期內可通(tong)過二(er)三(san)級醫(yi)院下沉派(pai)人支持基層(ceng)的一些做(zuo)法,還(huan)可以(yi)招聘近5年來已經退(tui)休的工作人員(yuan),充(chong)實到基層(ceng)醫(yi)療(liao)衛生機構,緩解(jie)當前的壓力。
每(mei)經記(ji)者|李(li)宣璋 每(mei)經編輯|陳(chen)旭
12月15日,國務院聯(lian)(lian)防(fang)聯(lian)(lian)控機制就基層醫療服(fu)務(wu)保障有關(guan)情況(kuang)舉行新(xin)聞發布會(hui)。
國家衛生(sheng)健(jian)康(kang)委新聞發言人(ren)、宣傳(chuan)司副司長(chang)米鋒在發(fa)布會(hui)上表(biao)示,當前(qian),疫情防控的(de)工(gong)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yi)(yi)療(liao)救治(zhi)。社區、農村是(shi)醫(yi)(yi)療(liao)衛(wei)生服務(wu)的(de)最后一公里,家(jia)庭醫(yi)(yi)生、鄉(xiang)村醫(yi)(yi)生是(shi)群(qun)眾健康的(de)守門人(ren)(ren)。基層醫(yi)(yi)療(liao)衛(wei)生機構在推進感染者分級(ji)分類收治(zhi)、風(feng)險(xian)人(ren)(ren)群(qun)健康監測管理(li)、老人(ren)(ren)和孩(hai)子等重點人(ren)(ren)群(qun)醫(yi)(yi)療(liao)服務(wu)保(bao)障中發(fa)揮著(zhu)重要作用(yong)。
“要根據疫情形勢、病情輕重、緩急程度等合理分配醫療資源,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強化重點人群的健康監測和服務保障,及時提供咨詢指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設置,筑牢基層首診的第一道防線。”米(mi)鋒強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zhe)在發布會(hui)(hui)現場獲悉(xi),與會(hui)(hui)專(zhuan)家重點介紹了感染后居家治(zhi)療、加強基層(ceng)醫療服務等內容。

發布會現場 每經(jing)記者 李宣璋 攝
近日,國(guo)務(wu)院(yuan)聯(lian)防聯(lian)控機(ji)制綜合組發布了新冠重點(dian)人群健康服務(wu)工作(zuo)方案,將重點(dian)人群分為三類開展(zhan)健康服務(wu)。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國(guo)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si)司(si)長聶春雷介(jie)紹,對高齡患(huan)基礎疾病的老年人(ren)提供分類分級服務(wu),可以將有限的醫(yi)(yi)療資源用于最(zui)需(xu)要的人(ren)群,避(bi)免(mian)醫(yi)(yi)療資源不(bu)必要的浪費,提高醫(yi)(yi)療服務(wu)的效率和質量。
“重點是要保健康,防重癥,通過分類分級對不同的人群進行服務。”聶春雷強調。
目(mu)前,越來越多符合居(ju)家治(zhi)療(liao)條件的感染者都在家中治(zhi)療(liao),那么(me),社區可以為居(ju)家治(zhi)療(liao)的人群提供哪些便捷服務?
對此,北京市(shi)東城區安定門街(jie)道國子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zhu)任(ren)王顏(yan)顏(yan)表示,可以分為(wei)兩個方面的服(fu)務。
一(yi)方(fang)(fang)面,針對病人自身的情(qing)況,如果是無癥狀感染者(zhe)或(huo)者(zhe)輕型病例,又符合居家條(tiao)件的,建議優先居家康(kang)復治療,這(zhe)樣(yang)既省去外出的奔波,又能在自己(ji)熟悉和舒適(shi)的環(huan)境里(li),心情(qing)也(ye)會放松許多(duo)。另一(yi)方(fang)(fang)面,主要是各方(fang)(fang)面的指(zhi)導(dao)和保障。
王(wang)顏(yan)(yan)顏(yan)(yan)進一步(bu)以北京(jing)為例進行說明(ming),如(ru)果居(ju)民(min)檢(jian)測出陽性,可以及時和社區聯系,社區會把(ba)北京(jing)市(shi)衛健委新(xin)冠病毒疫情(qing)感染的康(kang)復手冊發給他,里面(mian)涉及了一些居(ju)家(jia)康(kang)復的須知(zhi)、生活(huo)、診(zhen)療、抗原(yuan)自(zi)測和注意(yi)事項,能(neng)提供全面(mian)的指導。
“如果有問診的需求,我們是依托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服務站進行線上的交流、診斷和問診,如果居民有生活需求和用藥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線上的訂購或電話訂購的形式,進行無接觸配送。”王顏(yan)顏(yan)介紹。
隨著疫情防控(kong)政策調整優化,對基層(ceng)醫療衛生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qiu)和挑戰,面對短(duan)期就醫需求(qiu)增加,基層(ceng)醫療衛生機構能否很好地應對?
對此,聶春雷表示,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各地(di)防控(kong)領(ling)導機(ji)制要(yao)(yao)切實發揮(hui)作用。動員各方力(li)量,支(zhi)持社區和鄉村醫(yi)療衛生(sheng)機(ji)構開展工作,特別是要(yao)(yao)加強保(bao)障(zhang),形(xing)成疫(yi)情防控(kong)合力(li)。
二是(shi)要(yao)為基層提(ti)供必(bi)要(yao)的設備條(tiao)件。特別是(shi)要(yao)將藥(yao)品(pin)和抗原檢測試劑(ji)盒(he)充足(zu)地配備到基層,提(ti)前做好儲備。
三是(shi)切(qie)實(shi)增加基(ji)層人力。“人力在(zai)短(duan)時間內培養是(shi)比較難的,短(duan)期內可通過二三級醫(yi)(yi)院下沉派(pai)人支持基(ji)層的一些做(zuo)法,還(huan)可以(yi)招(zhao)聘近5年來(lai)已經退休的工作(zuo)(zuo)人員,充(chong)實(shi)到基(ji)層醫(yi)(yi)療衛生機構(gou)。還(huan)有一些是(shi)在(zai)其他崗位的醫(yi)(yi)療衛生人員,都(dou)可以(yi)招(zhao)來(lai)充(chong)實(shi)到基(ji)層機構(gou),緩(huan)解壓力。”聶春(chun)雷說,與此同時,要切(qie)實(shi)發(fa)揮家(jia)(jia)庭醫(yi)(yi)生作(zuo)(zuo)用,推進重點人群簽約服務,力爭全覆蓋,確保有需求時能夠聯系到家(jia)(jia)庭醫(yi)(yi)生。
四是要積(ji)極發揮醫(yi)聯(lian)體、醫(yi)共體作用(yong)。特別是要發揮牽頭醫(yi)院的(de)作用(yong),加(jia)強對(dui)成員單(dan)位發熱門診建設運(yun)行情況的(de)指導(dao)(dao)。要統籌醫(yi)聯(lian)體內的(de)人員調配(pei),暢通雙向(xiang)轉診通道,加(jia)強對(dui)基層的(de)技術支持(chi)、培訓,加(jia)強指導(dao)(dao),還要加(jia)強質量控制。
對于(yu)一些(xie)偏遠農(nong)村的老年人來說,如果感染了新(xin)冠病毒,并且癥(zheng)狀(zhuang)加重(zhong),前(qian)往(wang)上(shang)級醫(yi)院就診就變得十(shi)分重(zhong)要。
對此,河北省(sheng)邯鄲市大(da)名縣西未莊鄉(xiang)中未城村(cun)鄉(xiang)村(cun)醫(yi)生翟大(da)龍表示,如果(guo)老(lao)(lao)人感染新冠(guan)以后,對無癥狀或者(zhe)癥狀輕微的(de)老(lao)(lao)人,在身(shen)體(ti)健康允許的(de)情況下,建議老(lao)(lao)人居家治療,并(bing)通過入戶、電(dian)話、微信等(deng)多種方式指(zhi)導他們合理(li)用藥。
“對于合并有基礎疾病的老人,我們會增加隨訪頻次,同時為老人配送預防新冠的中藥液和相關治療用藥。”翟大龍強調,如果癥狀(zhuang)加重,超出了(le)基層醫務人員(yuan)的服務能(neng)力,我們(men)會第一時間和鄉鎮衛生院取得聯系,在保(bao)障安全的前提下進(jin)行轉診,協助做好轉運工作。
對失能老人,或者是高齡行動不便的感染者,翟大龍表示,會在上級醫院專家的綜合評估后(hou),決定收治方(fang)式,如果(guo)不(bu)允許居(ju)家,會協助老人通(tong)過鄉鎮(zhen)衛生院救護車進行(xing)轉診。
封面圖片(pian)來源:每(mei)經記者李宣璋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zai)或鏡像,違者(zhe)必(bi)究(jiu)。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ben)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您(nin)的(de)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