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ji)新聞(wen) 2023-03-08 10:37:43
每(mei)經(jing)編輯|畢陸名(ming)
距離“北溪”天然(ran)氣管道遭破壞(huai)已過去近6個(ge)月,美國《紐約(yue)時報(bao)》一則新爆料引起多方關注(zhu)。
據環球網3月8日消息,《紐約時報》當地時間7日曝出,經美國官員審查的新情報信息顯示,一個“親烏克蘭”的團體于2022年9月襲擊了“北溪”天然氣管道,但目前美方對此還沒有得出確切結論。
對此,俄羅斯《消息報》報道稱,對于《紐約時報》的爆料,扎哈羅娃7日發文回應。她先是提到,西方媒體爆料稱“親烏克蘭團體”與“北溪”被炸事件有關。“有趣的是,是誰允許這樣的消息泄露、讓其充斥信息空間的?答案:是那些不想在法律層面進行調查、想方設法轉移公眾對事實的注意力的人。”她稱。
另據俄(e)羅斯衛(wei)星(xing)通訊社(she)(she)、俄(e)新(xin)社(she)(she)最新(xin)消息稱,赫什3月7日還對俄(e)《消息報》透(tou)露,他將在下周(zhou)發表(biao)對“北溪”事件的(de)新(xin)調查信(xin)息。
據環球網報道,《紐約時報》援(yuan)引美官(guan)員(yuan)(yuan)的(de)話稱(cheng),他們沒有(you)證據表(biao)明(ming)烏克蘭(lan)總統(tong)澤(ze)連斯基或他的(de)高級(ji)助手參與(yu)了此次破(po)壞行動,也沒有(you)證據表(biao)明(ming)肇事者(zhe)(zhe)是在任何烏克蘭(lan)政府(fu)官(guan)員(yuan)(yuan)的(de)指示下采取行動的(de)。這些美官(guan)員(yuan)(yuan)還(huan)表(biao)示,他們也沒有(you)發(fa)現俄(e)羅(luo)斯政府(fu)參與(yu)此次襲擊的(de)任何證據。報道繼續稱(cheng),這些美國官(guan)員(yuan)(yuan)還(huan)透露,他們對這些肇事者(zhe)(zhe)及(ji)其所屬組織信息掌握(wo)不(bu)多。而對新收集到的(de)情報進行的(de)審查顯示,他們是俄(e)羅(luo)斯總統(tong)普京的(de)反對者(zhe)(zhe)。
“美國(guo)官(guan)員(yuan)拒(ju)絕(jue)透露這(zhe)(zhe)些(xie)情(qing)報的(de)性質、獲取(qu)途徑以(yi)及有關(guan)(guan)證(zheng)據的(de)說服(fu)度”,報道稱,美官(guan)員(yuan)表示,目前還沒(mei)有得(de)出關(guan)(guan)于此事的(de)確切結論。“這(zhe)(zhe)就留下了(le)一種可(ke)能(neng)性,即這(zhe)(zhe)次行(xing)動可(ke)能(neng)是由一支與烏克蘭(lan)政府或其安全部(bu)門有聯系(xi)的(de)代(dai)理力量私下進行(xing)的(de)”,《紐(niu)約時報》說。

這張丹麥國防部2022年9月27日發布的航拍照片顯示的是一處“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點。圖片來源:新華社(丹麥國防部供圖)
據澎湃新聞3月8日報道,據英國廣播公司(BBC)3月7日報道,烏克蘭政府否認自身與爆炸事件有關。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高級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強調,烏克蘭政府“絕對沒有參與”此次破壞活動。在回應《紐約時報》報道的聲明中,波多利亞克說,基輔方面對“北溪”管道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紐約時報》3月7日報道稱,美方獲得情報顯示,去年9月,一個親烏克蘭的組織對“北溪”天然氣管道發動了襲擊。提供信息的這些官員強調,沒有證據表明澤連斯基本人及其高級副手參與了這次行動,也沒有證據表明襲擊者背后有任何烏克蘭政府官員的指示。
據環球網援引《紐約時報》的報道透露,審查過新情報的美官員表示,他們認為破壞分子極有可能是烏克蘭人或俄羅斯人,或者兩者兼有之。這(zhe)些(xie)美(mei)國(guo)(guo)官員(yuan)透露,沒有(you)美(mei)國(guo)(guo)或(huo)英(ying)國(guo)(guo)公民參與(yu)其(qi)中。而由(you)于討論的是機密情報和(he)敏感外交事務(wu)信息,這(zhe)些(xie)美(mei)官員(yuan)要求匿(ni)名。
新(xin)披(pi)露的(de)信息引起多(duo)方關(guan)注。《紐約(yue)時報》稱,烏(wu)克蘭政府和(he)軍(jun)方情報官員(yuan)表示(shi),他們沒(mei)有(you)參與(yu)此(ci)次襲(xi)(xi)擊(ji),也不知道是誰發動了(le)襲(xi)(xi)擊(ji)。這則爆料文(wen)章發表后,烏(wu)克蘭總統顧問(wen)米哈伊洛•波(bo)(bo)多(duo)利亞克公開發推稱,烏(wu)克蘭“與(yu)波(bo)(bo)羅(luo)的(de)海的(de)事故無關(guan)”,并且(qie)他沒(mei)有(you)關(guan)于“親(qin)烏(wu)克蘭”的(de)“破壞團(tuan)體”的(de)信息。
同時,路透社提(ti)(ti)(ti)到,俄羅(luo)(luo)斯(si)外交部發言人(ren)扎哈(ha)羅(luo)(luo)娃做出回應稱,媒(mei)體7日的報道凸(tu)顯出西方需要對俄方就“北(bei)溪(xi)”事(shi)件提(ti)(ti)(ti)出的要求做出回應。她(ta)還提(ti)(ti)(ti)到那些對媒(mei)體泄密負責(ze)的人(ren),斥責(ze)后者想轉移公眾注意力(li),避免進行適(shi)當的調查。
據央(yang)視新聞3月8日報道(dao),2月,美國資深調查記(ji)者西(xi)摩·赫(he)什發表(biao)文章稱,美國策劃(hua)參(can)與(yu)了“北(bei)溪”管道(dao)爆(bao)炸事件。對此(ci),比利時前議員瓦努斯特向記(ji)者表(biao)示,“北(bei)溪”管道(dao)被炸是(shi)國際恐怖(bu)主義行為(wei),而美國策劃(hua)這一事件的(de)目的(de)是(shi)要(yao)向自己的(de)盟友發出威脅(xie)信號。
瓦努斯特(te)認為,美國(guo)具備炸(zha)毀“北溪”管道的(de)動(dong)機和能(neng)力,冷戰以來美國(guo)情報部(bu)門(men)頻繁(fan)通過秘(mi)密行(xing)(xing)動(dong)對(dui)他(ta)國(guo)進行(xing)(xing)恐嚇,“北溪”管道被(bei)炸(zha)正是美國(guo)向別國(guo)發(fa)出的(de)威脅信(xin)號(hao)。

另據央視新(xin)聞3月7日(ri)消息(xi),當(dang)地時(shi)間3月7日(ri),據塔斯社報道,德(de)國(guo)(guo)聯(lian)邦議院氣(qi)候保護和(he)能源委(wei)員會主(zhu)席(xi)克勞(lao)斯·恩斯特在接(jie)受(shou)該通訊社專訪(fang)時(shi)表示,歸根結底而言,對(dui)“北(bei)溪(xi)(xi)”天然(ran)氣(qi)管道的襲擊即對(dui)德(de)國(guo)(guo)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但是德(de)國(guo)(guo)聯(lian)邦議院議員并不知曉,是誰以何(he)種(zhong)方式(shi)對(dui)“北(bei)溪(xi)(xi)”天然(ran)氣(qi)管道爆炸事件進行(xing)調(diao)查,這是完全不可(ke)接(jie)受(shou)的。
據CCTV國(guo)(guo)際時訊(xun)3月7日報道,美(mei)國(guo)(guo)民主(zhu)黨(dang)前(qian)國(guo)(guo)會(hui)議員丹尼斯·庫欽奇近日在(zai)接受美(mei)國(guo)(guo)媒體采(cai)訪時敦促美(mei)國(guo)(guo)國(guo)(guo)會(hui)對此展開調查。他(ta)還指出(chu),其實美(mei)國(guo)(guo)總統拜登、副國(guo)(guo)務(wu)(wu)卿紐蘭、總統國(guo)(guo)家安全事務(wu)(wu)助理沙利(li)文(wen)在(zai)“北溪(xi)”管(guan)道被炸(zha)前(qian)的種種言論已(yi)能使(shi)人(ren)認定就是(shi)他(ta)們下的黑手。
據新華社3月7日消息,俄羅斯總統府克里姆林宮方面6日說,“北溪”天然氣管道是否封存應由這一國際項目的全體股東決定。路透社上周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北溪”管道遭遇爆炸后,暫無維修或重啟計劃,預計將被封存。針對上述說法,俄總統新聞秘(mi)書德米特里·佩斯(si)科夫6日(ri)在記(ji)者會上說,“北溪”管道的未(wei)來應由全體股東共同決定。他(ta)同時(shi)表示,克里姆林宮(gong)方面對此不提供任(ren)何建議。
俄羅(luo)(luo)斯天(tian)(tian)然(ran)氣(qi)工業股(gu)份(fen)公司(si)(俄氣(qi))是負責“北溪-1”運(yun)營的北溪天(tian)(tian)然(ran)氣(qi)管(guan)道公司(si)最(zui)大股(gu)東,股(gu)權(quan)占比51%。其余(yu)股(gu)權(quan)分屬法(fa)國昂吉集團(tuan)、荷蘭(lan)天(tian)(tian)然(ran)氣(qi)聯(lian)合公司(si)、德(de)國溫特(te)斯哈爾(er)-迪亞公司(si)和(he)德(de)國意昂能源(yuan)集團(tuan)。同時,俄外交部長謝爾(er)蓋·拉夫(fu)羅(luo)(luo)夫(fu)本月3日說,俄羅(luo)(luo)斯不會讓(rang)西方(fang)國家(jia)再次對俄方(fang)能源(yuan)輸送管(guan)道實施爆炸破壞。
據聯(lian)合國(guo)新聞網站資料顯(xian)示,2022年9月26日(ri)至29日(ri)期間(jian),在(zai)(zai)波羅的(de)海博恩霍爾姆島(dao)附(fu)近的(de)兩條“北(bei)溪”海底輸氣管(guan)(guan)道中先后發現了共四處泄漏(lou)。當時這兩條管(guan)(guan)道均(jun)未處于運(yun)行狀態,“北(bei)溪-1”管(guan)(guan)道的(de)供氣在(zai)(zai)9月已經(jing)停止(zhi),而“北(bei)溪-2”管(guan)(guan)道從(cong)未投入使用。不過,據稱在(zai)(zai)事件發生時,涉事管(guan)(guan)道中儲存(cun)著數億立方(fang)米的(de)天然氣。2022年10月18日(ri),丹麥哥本哈根警方(fang)報(bao)告稱,對泄漏(lou)事件的(de)初(chu)步調查發現,造成(cheng)管(guan)(guan)道損壞的(de)原(yuan)因是(shi)“強(qiang)烈(lie)的(de)爆(bao)炸”。
每日(ri)經濟新聞(wen)綜合環(huan)球(qiu)網、澎(peng)湃新聞(wen)、新華社、CCTV國際時(shi)訊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she)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jin)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站,可(ke)聯系(xi)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wen)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