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jing)濟(ji)新聞 2023-03-08 15:12:07
每經AI快訊,有(you)投(tou)資者在投(tou)資者互動平(ping)臺提問(wen):我留意到你們的下屬公司(si)(si)銅山華潤電力(li)有(you)限公司(si)(si)于2022年11月(yue)出現2次污染物(包(bao)括氮氧化物,NOX實(shi)測濃度(du))排放超標(biao)。不(bu)知道是什(shen)么原(yuan)(yuan)因(yin)(yin),請麻煩管理層(ceng)核查整改并說明(ming)原(yuan)(yuan)因(yin)(yin),也請重視(shi)和控制排污問(wen)題。
國(guo)投電(dian)力(li)(li)(600886.SH)3月8日在投資者互動平(ping)臺(tai)表示,銅山華(hua)潤電(dian)力(li)(li)有限公(gong)(gong)司(si)(si)屬于(yu)公(gong)(gong)司(si)(si)聯營合營企業,公(gong)(gong)司(si)(si)尚未直接參與(yu)生產(chan)管理環(huan)節。行業內可能因(yin)為啟停機(ji)出現短時的污染物排放超(chao)標問題被實時監控到,主要原(yuan)因(yin)是(shi)在啟停機(ji)的時候環(huan)保設施不能完全發揮效用(yong),屬于(yu)正常現象。如果長時間(jian)污染物排放超(chao)標是(shi)違反國(guo)家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ding)的,因(yin)此具體情況(kuang)還請您(nin)聯系銅山華(hua)潤電(dian)力(li)(li)有限公(gong)(gong)司(si)(si)。
(記者 王瀚黎)
免責(ze)聲(sheng)明:本文內(nei)容與數(shu)據僅供參(can)考,不(bu)構成投資建(jian)議,使用(yong)前(qian)核實。據此(ci)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she)授(shou)權,嚴(yan)禁轉載(zai)或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nin)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nin)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