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xin)聞 2023-03-16 08:21:59
每經編輯(ji)|孫志成 張(zhang)錦河 蓋源源
3月15日,北京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這一刻”欄目曝光了網紅西(xi)餐廳(ting)藍蛙(北京(jing)悠唐購物(wu)中心(xin)店)后廚亂(luan)象,例如用發黑發爛的水果制作沙拉,使用超過保質期的蔬菜,隨意更換食材有效期標簽,抹布不做區分,擦完刀具擦垃圾桶,海鮮池里放完拖布桶再洗菜等等。
15日晚間,藍蛙西餐廳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藍蛙北京悠唐門店主動進行停業整改,針對門店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全面徹查。公司內部對其他門店同步開展定期及飛行檢查,并向消費者致歉。
藍蛙餐廳致歉
藍蛙聲明稱,針對今天有媒體報道藍蛙北京悠惠門店后廚出現的衛生隱患等問題,本公司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進行內部自查,我們對干類似事件采取“零容忍”態度,將對此事進行嚴肅處理,對于制度的落實與監督情況第一時間進行改進。
公司將采取(qu)以下措施:

1、藍蛙北京悠唐門店主動進行停業整改,針對門店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全面徹查;
2、公司內(nei)部對(dui)其他門(men)店同(tong)步(bu)開展(zhan)定期及飛行(xing)檢查,深入(ru)開展(zhan)食品安全風險隱(yin)患排查;
3、再次對所有(you)門店員工進(jin)行(xing)食品安全培(pei)訓,嚴(yan)令門店按照標準流程操作(zuo),一(yi)經(jing)發現違規操作(zuo),公司將對相關人員嚴(yan)肅處理(li)。
我(wo)們為此(ci)事向廣大的(de)消費者(zhe)致以誠(cheng)摯的(de)歉意,同時歡迎廣大消費者(zhe)、相關管理部門以及媒體朋友對所有(you)藍蛙(wa)門店進(jin)行監督(du)批(pi)評。


據北京日報,15日,朝(chao)陽區市場監管局執(zhi)法(fa)人員對(dui)涉事門店進行(xing)執(zhi)法(fa)檢(jian)查。在(zai)檢(jian)查過(guo)程中,執(zhi)法(fa)人員發現,該門店存在(zai)消毒記錄不全,分類抹布亂放、后(hou)廚冷葷間使用紫外線消毒燈不規(gui)范、洗(xi)碗間工作人員對(dui)流程操作不規(gui)范等情況。
據北京(jing)青年報(bao),針對視頻中(zhong)提到(dao)的沙拉中(zhong)使(shi)用的水果、蔬菜(cai)不新(xin)鮮的問題,執法人(ren)員也(ye)進行(xing)了現場(chang)檢查(cha),暫未發現變(bian)(bian)黑(hei)、腐爛變(bian)(bian)質的情況(kuang),食材都在保質期內。商家表示,對于不新(xin)鮮的果蔬等食材會進行(xing)報(bao)損處(chu)理,但執法人(ren)員發現其報(bao)損處(chu)理記錄(lu)并不完善,填寫(xie)簡單,沒有相關視頻、照片作為(wei)其他證據進行(xing)支(zhi)撐報(bao)損記錄(lu)。對于現場(chang)發現的問題,市場(chang)監管(guan)部門已要(yao)求(qiu)涉事門店進行(xing)整改。
目前,藍蛙(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店)已停業整頓。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已對轄區全部10家“藍蛙”餐廳開展檢查,并會同抽檢機構對涉事門店的食品原材料進行抽樣監測。根據檢查情況,對包括悠唐購物中心店在內的三家門店進行立案調查。
網紅餐廳藍蛙被曝后(hou)廚亂象(xiang) 3月15日,北京(jing)廣播電視臺(tai)生(sheng)活頻(pin)道“生活這一刻”欄目(mu)曝光了網紅西餐廳(ting)藍蛙(wa)(北(bei)京悠唐購(gou)物中心店)后廚亂(luan)象,例如用發黑發爛的水果制作沙拉,使用超過保質期的蔬菜,隨意更換食材有效期標簽,抹布不做區分,擦完刀具擦垃圾桶,海鮮池里放完拖布桶再洗菜等等。


曝光(guang)視頻中可(ke)以(yi)(yi)看到(dao),今年2月初(chu),臥(wo)底記者(zhe)進(jin)入涉事門店(dian)后(hou)廚冷葷間負責沙拉甜品制(zhi)作(zuo)(zuo),記者(zhe)觀察(cha)到(dao)制(zhi)作(zuo)(zuo)沙拉使用(yong)的部分(fen)水果并不(bu)新鮮。畫面(mian)中出(chu)現(xian)(xian)切開的牛油(you)果已經(jing)發(fa)黑(hei)(hei),操作(zuo)(zuo)者(zhe)直(zhi)接去掉黑(hei)(hei)色部分(fen)繼續使用(yong)的情(qing)況。記者(zhe)還發(fa)現(xian)(xian)后(hou)廚已過保質期的袋裝蔬(shu)菜仍然可(ke)以(yi)(yi)制(zhi)作(zuo)(zuo)沙拉,工作(zuo)(zuo)人員表示過期了只(zhi)要摘(zhai)一摘(zhai),能用(yong)也用(yong)。店(dian)內(nei)所有(you)(you)食(shi)品雖然都(dou)需(xu)打(da)上使用(yong)有(you)(you)效(xiao)期標簽,但記者(zhe)觀察(cha)發(fa)現(xian)(xian)該店(dian)多種(zhong)食(shi)材的有(you)(you)效(xiao)期標簽可(ke)以(yi)(yi)被隨意更換。

另外,店(dian)內(nei)后(hou)廚使用(yong)的(de)抹布由(you)洗(xi)(xi)(xi)碗(wan)間(jian)統一(yi)清洗(xi)(xi)(xi),清洗(xi)(xi)(xi)后(hou)未經分(fen)類(lei)存放在桶內(nei)隨機拿取。一(yi)種橙色的(de)抹布可以(yi)用(yong)來擦(ca)刀具、擦(ca)垃圾桶、擦(ca)食物架、擦(ca)碗(wan)……什么都能擦(ca)。
隨后(hou),這一報道引發網友熱議,“記者臥底網紅餐廳藍蛙曝(pu)光后(hou)廚亂象”相(xiang)關話題也很(hen)快登上熱搜。

圖片來源:公司(si)官網
官網信息(xi)顯(xian)示(shi),藍蛙(Bluefrog)創立于2002年,隨(sui)著(zhu)上海(hai)茂名南路首家門店的(de)(de)開(kai)業,其在國內(nei)的(de)(de)發展正式(shi)拉開(kai)序幕(mu)。直至今日,通過直營與加盟相結合(he)的(de)(de)形式(shi),藍蛙已成為遍布歐洲以及全中國20多個城市、70多家門店的人氣西餐品牌。
而上述涉事門(men)店,據員工透露(lu),為藍(lan)蛙品(pin)牌直營(ying)門(men)店。
據中新(xin)經緯,在(zai)美(mei)團上(shang)定位北(bei)京看到,藍蛙各門店的人均消費多在140元左右。目前在美團(tuan)、大眾點評上北京(jing)(jing)搜索“藍蛙北京(jing)(jing)悠唐店”,已無(wu)相關(guan)門店。
上(shang)海漢盛律(lv)師事(shi)務所(suo)(suo)高級合伙人李旻(min)介紹,根據《食(shi)(shi)(shi)(shi)(shi)(shi)品(pin)安全法》相(xiang)關規(gui)定,用超過保質期的(de)(de)(de)食(shi)(shi)(shi)(shi)(shi)(shi)品(pin)原(yuan)料(liao)(liao)生產(chan)(chan)食(shi)(shi)(shi)(shi)(shi)(shi)品(pin)的(de)(de)(de),或(huo)者(zhe)經(jing)營上(shang)述食(shi)(shi)(shi)(shi)(shi)(shi)品(pin)的(de)(de)(de),或(huo)者(zhe)生產(chan)(chan)經(jing)營腐敗變(bian)質、感官(guan)性狀(zhuang)異常的(de)(de)(de)食(shi)(shi)(shi)(shi)(shi)(shi)品(pin)的(de)(de)(de),尚不(bu)(bu)構成犯罪的(de)(de)(de),由(you)縣級以(yi)(yi)上(shang)人民政(zheng)府食(shi)(shi)(shi)(shi)(shi)(shi)品(pin)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mei)收違法所(suo)(suo)得和(he)違法生產(chan)(chan)經(jing)營的(de)(de)(de)食(shi)(shi)(shi)(shi)(shi)(shi)品(pin),并(bing)可以(yi)(yi)沒(mei)收用于違法生產(chan)(chan)經(jing)營的(de)(de)(de)工(gong)具、設(she)備(bei)、原(yuan)料(liao)(liao)等物品(pin);違法生產(chan)(chan)經(jing)營的(de)(de)(de)食(shi)(shi)(shi)(shi)(shi)(shi)品(pin)、食(shi)(shi)(shi)(shi)(shi)(shi)品(pin)添加劑貨值金(jin)額(e)不(bu)(bu)足一萬元的(de)(de)(de),并(bing)處五(wu)萬元以(yi)(yi)上(shang)十(shi)萬元以(yi)(yi)下罰款;貨值金(jin)額(e)一萬元以(yi)(yi)上(shang)的(de)(de)(de),并(bing)處貨值金(jin)額(e)十(shi)倍以(yi)(yi)上(shang)二十(shi)倍以(yi)(yi)下罰款;情節嚴重的(de)(de)(de),吊銷許可證。
編輯|孫志成 張錦河 蓋源(yuan)源(yuan)
校對|張益銘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bei)京廣(guang)播電視臺“生活這一刻”、北(bei)京日報、北(bei)京青年報、中新經(jing)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ji)新聞(wen)》報(bao)社授權,嚴禁轉(zhuan)載(zai)或鏡像,違者(zhe)必(bi)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nin)不希望作(zuo)品(pin)(pin)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yao)求撤下您(nin)的作(zuo)品(pin)(pin)。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jing)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