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7 18:33:41
每經(jing)編(bian)輯(ji)|王月龍
因容量大、價格低而備受歡迎的康師傅1L裝茶飲系列,“4元時代”即將終結。4月6日,在多家便利店、小型超市,不少店鋪已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現在市面上已難見4元的(de)康(kang)師傅1L裝茶飲產品(pin),大部分(fen)價格定為了4.5-5元。
同(tong)時,紅(hong)星資本局查(cha)詢大型(xing)超(chao)市小(xiao)程序發現(xian),大潤發的(de)康師傅1L裝茶飲(yin)系(xi)列(lie)價(jia)格(ge)(ge)已在(zai)4.3-5元之(zhi)間(jian)(jian),其中1L裝冰(bing)(bing)紅(hong)茶為4.3元;物美超(chao)市的(de)康師傅1L裝茶飲(yin)系(xi)列(lie)價(jia)格(ge)(ge)在(zai)5-5.4元之(zhi)間(jian)(jian),其中1L裝冰(bing)(bing)紅(hong)茶為5元。
圖片來源(yuan):紅星新聞
一些(xie)消(xiao)費者發現,貨架上3元以內的飲(yin)料(liao),選擇余地好像越來(lai)越少了(le)。“3元飲(yin)料(liao)”集體消(xiao)失了(le)嗎?

1L康師傅冰紅茶漲價
據紅星新聞,“你看它瓶身上都寫了‘建議零售價5.0元’,之前沒有(這個標識)的,”有社區便利店工作人員王先生(化名)指著1L裝冰紅茶說,“廠家在大概一個月前漲的價。”
開社區小型超市的劉女士也表示,去(qu)年供(gong)貨商(shang)就(jiu)通知他們康師(shi)傅1L裝(zhuang)冰(bing)紅茶(cha)要漲價,今年3月(yue)1日廠家正式(shi)漲價,從(cong)36元(yuan)/箱(一箱12瓶)漲到了(le)42元(yuan)/箱,有的送貨還要加(jia)2元(yuan),進(jin)價就(jiu)變成了(le)44元(yuan)/箱。按劉女士提供的信息,一瓶康師傅1L裝冰紅茶進貨價從3元變成了3.6元,漲幅達20%。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另一(yi)(yi)小型超市的1L裝冰紅茶已標價5元,其工作(zuo)人員泰女(nv)士(化名)表示,他們的進貨價漲(zhang)(zhang)了(le)(le)兩(liang)次(ci)(ci),去年一(yi)(yi)瓶漲(zhang)(zhang)了(le)(le)3毛,這次(ci)(ci)一(yi)(yi)瓶漲(zhang)(zhang)了(le)(le)5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個零售商家表示廠家端已漲價,但不少零售商家還在觀望是否要對康師傅1L茶飲系列進行漲價以及漲多少。王先生表示,這次他們店(dian)還(huan)沒(mei)有漲價,依然賣(mai)4.5元,是因為不敢漲,怕消費(fei)者接受不了。
據劉女士,她所在小區的便利店和超市本來都把康師傅1L裝冰紅茶漲到了5元,但“客戶反應比較大”,遂又統一將價格調至4.5元。劉女士說,價格漲到4.5元以后,該系列產品的銷量還是受到了一定影響。有消費者知道漲價后不買了,改買其他品牌的同品類商品。
紅星(xing)新聞咨詢康師傅方(fang)面,1L裝茶飲系列是否(fou)已在廠(chang)商端漲(zhang)價、漲(zhang)價幅度及原因等問題,截(jie)至(zhi)發稿,對方(fang)暫無回應。

3塊錢飲料正在消失嗎?
據(ju)藍鯨財經,日前,“3塊錢飲(yin)料正(zheng)在(zai)(zai)集體消失(shi)”的話題(ti)登上(shang)微博熱搜。人們發現,可口可樂(le)、養樂(le)多、三得(de)利(li)在(zai)(zai)內的主流飲(yin)料品牌都曾在(zai)(zai)近年來(lai)悄悄上(shang)調零(ling)售價(jia)。
在北京多家大型商超,大多數(shu)瓶裝飲料(liao)的價格(ge)集中(zhong)在5元至(zhi)8元之間(jian),其中(zhong)5元至(zhi)6元較(jiao)為(wei)常見,3元錢左(zuo)右的已經(jing)很難見到。在部分小型商超,幾乎找不到3元以下的飲品。業內認為,飲料漲價主要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廠商生產和渠道運輸等費用提升所帶來的壓力影響。
尼爾森IQ發布的《2024中國飲料行業趨勢與展望》指出,2021-2023年間,高重要性的3-4元/瓶的飲料價格段銷售重要性持續降低,5-7元/瓶的飲料銷售重要性則不斷走高,同時受限于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上限,7元/瓶以上的產品依舊占比極小。但2023年新品的均價也開始觸頂回落。
據濟南日報,“飲料價格上漲,與飲品的原料、包裝瓶原材料成本上升有關。”中國銀河證券創新業務部副總監李培麗介紹,全國飲料制造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在下降,“從我們行業內部分析來看,從2017年至2021年,全國飲料制造業營業收入為2521.4億元,利潤總額為264.5億元,這對很多企業來說,現金流告急較為嚴重。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提價可能就是策略之一。”
“成本上升導致利潤縮減,這是廠家提價的一個重要原因。”某飲料品牌山東區域代理商張杰說,由于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飲料的健康性,無糖飲料、低糖飲料受到追捧。這一類(lei)飲(yin)料定位較高端,售價也更高,從而帶動了(le)飲(yin)料整(zheng)體價格的抬升(sheng),也是(shi)原(yuan)因(yin)之一。
編輯|王月龍?蓋源源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zong)合紅星(xing)新聞、藍鯨財經、濟南日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ji)新(xin)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jing)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希望作(zuo)品出(chu)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撤(che)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jing)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