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7 17:14:03
每(mei)經編(bian)輯|王月龍
據看看新聞,近日,日本有一種致死率很(hen)高(gao)(gao)的鏈球菌(jun)中毒性休克綜合(he)征處于(yu)高(gao)(gao)發期引(yin)發關注。這種病癥背后(hou)的致病菌(jun)俗稱(cheng)"食人菌(jun)"或"食肉菌(jun)",名字十(shi)分驚悚。
據東京都傳染病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jie)至6月2號,日本(ben)全國今年已累(lei)計報告鏈球菌中毒(du)休克綜合征(zheng)病例977例,約(yue)為去年同期的(de)2.8倍。此前感染的最高紀錄是去年的941例,這也是自1999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最高值。而今(jin)年僅(jin)過去一半(ban)的時間,病例數就已超過去年全年。
據央視財經援引日媒稱,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致死率高達三到七成,主要通過接觸或飛沫傳播,感染后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日本官員近日接連表示,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不僅在日本,在海外也有增加趨勢。
因“食人菌”而起的急性綜合征初期癥狀與感冒相近,包括咽喉疼痛、發燒等,而后病情迅速發展為血壓下降,在數十小時內就可能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據報道,日本有患(huan)者昏迷三周手術8次,最終截(jie)肢(zhi)保命。
圖片來源:看看新聞(wen)
這是一種由A組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嚴重綜合征,又名“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致死率較高,常伴有手腳壞死,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稱為“食人菌”。
許多病例起始于手腳(jiao)的小傷口感染(ran),一旦感染(ran),病情發展極為(wei)迅速,細菌(jun)可滲入血液和(he)肌肉等(deng)組織(zhi),偶爾(er)會導致鏈球(qiu)菌(jun)中毒性休(xiu)克(ke)(ke)綜合征,其臨床(chuang)特征為(wei)快速進(jin)行性膿(nong)毒性休(xiu)克(ke)(ke)和(he)多器官衰竭。
早期表(biao)現與感冒類似,在嚴重(zhong)低(di)血(xue)壓發生前24~48小時,通(tong)常表(biao)現為(wei)發熱、畏寒、腹瀉、頭痛、喉(hou)嚨(long)痛、肌痛、意識混亂和嗜睡等(deng)一般癥(zheng)狀。中晚期癥狀則是(shi)在(zai)早期癥狀基(ji)礎上,病(bing)(bing)情迅(xun)速(su)進展,出現呼吸(xi)、心率(lv)增快、典型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嚴重病(bing)(bing)例即使(shi)給(gei)予治(zhi)療,仍會(hui)在(zai)住院(yuan)后24~48小時死亡。
那么,這種病菌會不會進一步擴散?目前我國有沒有相關病例出現?我們又該如何防范?據看看新聞,對于這些問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食人菌”其實是在我們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個細菌,不過在這個A組鏈球菌的感染里面有一些非常少見的,它會引起一種病叫做壞死性的筋膜炎,就是人體內的這個筋膜組織在很短的時間內會被這個菌給破壞掉。王新宇說,雖然A組鏈球菌引發的重癥致死率較高,但實際上臨床上重癥的比例很低。所以,并不是感染了鏈球菌都會造成很高的致死率。
在王新宇看來,面對日益增長的感染人數,我們不必過于恐慌。首先,保持個人衛生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視。勤洗手、避(bi)免接觸(chu)潮濕環(huan)境(jing)和生(sheng)肉等措(cuo)施都能有效降(jiang)低感(gan)染的風險。其次,加強科學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對日本食人菌的認識和防范意識,也是關鍵所在。
編輯|王月龍?易(yi)啟江
校對|段煉
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綜(zong)合自看看新聞(wen)、央視財經(jin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ji)新聞》報社(she)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您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ke)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ying)關注每日經(ji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