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 2023-03-05 18:33:03
◎地(di)方(fang)政府專(zhuan)項債將(jiang)著(zhu)力于繼(ji)續發揮刺激(ji)經濟、撬動社會資本的重要作用,重點投向(xiang)新型基礎設施(shi)、新能源、“數字+”建設等領域(yu)。
◎將赤字(zi)率在去年2.8%的基礎上,適度提升(sheng)至3%,兼顧統籌了(le)財政收支(zhi)平衡(heng)以(yi)及經(jing)濟實(shi)現穩中(zhong)有進的總體(ti)目(mu)標,是和經(jing)濟發展情況(kuang)緊(jin)密結合(he)的安排。
每(mei)經(jing)記(ji)者|李(li)可(ke)愚 每(mei)經(jing)編輯(ji)|陳星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四屆(jie)全國(guo)人(ren)民代表大(da)會第一次(ci)會議(yi)在人(ren)民大(da)會堂舉行開(kai)幕(mu)會。國(guo)務院總理(li)李克(ke)強代表國(guo)務院,向十四屆(jie)全國(guo)人(ren)大(da)一次(ci)會議(yi)作(zuo)政府工作(zuo)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zheng)政(zheng)策要加力提效(xiao)。赤字率擬按(an)3%安排(pai)。此外,報告還提及,政(zheng)府投資和政(zheng)策激勵要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今(jin)年擬安排地方政(zheng)府專項債(zhai)券3.8萬億(yi)元。
相較于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赤字率和(he)專項債(zhai)規模均有所擴大。這(zhe)一調整釋放了哪(na)些信(xin)號(hao)?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ce)將(jiang)如何推進?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suo)所(suo)長(chang)李旭紅進行了專訪。

圖片來(lai)源:受訪者(zhe)供圖
NBD:政府工作報告如何部署當年財政政策一直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我們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的(de)財政(zheng)政(zheng)策要加力(li)提效。赤字(zi)率擬按3%安排。
3%的(de)(de)赤字率(lv)比上年增(zeng)加了(le)0.2個(ge)百分點,對此應如(ru)何解讀(du)?這一調整(zheng)反映了(le)怎(zen)樣的(de)(de)政策(ce)取向?
李旭紅:我們可以看(kan)到,在財政工具方面,今(jin)年(nian)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赤字率擬(ni)按3%安排。
為(wei)何(he)今年赤字(zi)率相(xiang)比上年有一定(ding)程度(du)增加?從財(cai)政(zheng)的(de)可持(chi)(chi)續角度(du)看(kan),一方面要實(shi)現財(cai)政(zheng)政(zheng)策加力提效(xiao)就必須保持(chi)(chi)一定(ding)的(de)財(cai)政(zheng)支出(chu)強度(du)。
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經濟(ji)仍(reng)(reng)處于恢復的(de)(de)周期,財政(zheng)緊(jin)平衡的(de)(de)現實(shi)困(kun)難(nan)(nan)仍(reng)(reng)然存在,尤(you)其(qi)部分地方政(zheng)府財政(zheng)困(kun)難(nan)(nan)問題較為突出(chu),因此將赤字率在去年2.8%的(de)(de)基礎上,適(shi)度(du)提(ti)升至3%,兼顧統籌(chou)了財政(zheng)收支(zhi)平衡以(yi)及(ji)經濟(ji)實(shi)現穩中有進的(de)(de)總體目標(biao),是和(he)經濟(ji)發展情況緊(jin)密結合的(de)(de)安排。
NBD:專(zhuan)項(xiang)債發(fa)(fa)債規模也是(shi)備受關注(zhu)的指(zhi)標(biao)。我們注(zhu)意(yi)到,剛剛發(fa)(fa)布(bu)的政府工(gong)作(zuo)報告提出(chu),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zhuan)項(xiang)債券3.8萬億(yi)元(yuan)。這比(bi)上一(yi)年3.65萬億(yi)元(yuan)增加了0.15萬億(yi)元(yuan)。對此(ci)您(nin)怎么看?
李旭紅:今年地方債安排在(zai)去年3.65萬億元的基(ji)礎上適度提升至(zhi)3.8萬億元,為積極(ji)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提供了(le)重(zhong)要保障。
未來,地方(fang)政府專項債將著(zhu)力于繼續發(fa)(fa)揮刺(ci)激(ji)經濟(ji)、撬動社會(hui)資本的(de)重要作(zuo)用(yong),重點(dian)投向(xiang)新型基礎設施(shi)、新能源、“數字+”建設等(deng)領域,與我國(guo)(guo)新發(fa)(fa)展階段的(de)國(guo)(guo)家戰略(lve)密切相關,并進(jin)一步發(fa)(fa)揮促發(fa)(fa)展、惠民生等(deng)關鍵性作(zuo)用(yong),有利于通過投資結構的(de)調整進(jin)一步優(you)化(hua)我國(guo)(guo)經濟(ji)結構,實現高質量發(fa)(fa)展,推進(jin)中國(guo)(guo)式現代化(hua)。
NBD:今年(nian)政府工(gong)作報告還提到(dao)“防(fang)范化解地(di)方政府債務風(feng)險(xian)”,在(zai)您看來,新一年(nian)應如何(he)協調好擴大地(di)方債規(gui)模和(he)防(fang)范化解地(di)方政府債務風(feng)險(xian)的關(guan)系?
李旭紅:我們(men)可以注意到,政府(fu)工作(zuo)報告中提到,今年(nian)擬安排地方政府(fu)專項債券3.8萬億(yi)元,加快實施“十四五”重(zhong)大工程(cheng)。同時,鼓勵和(he)吸引更多(duo)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zhong)大工程(cheng)和(he)補短板項目(mu)建設,激發民間投(tou)資活力。
這意(yi)味著,問(wen)題的關(guan)鍵還是要發揮好專(zhuan)項債(zhai)撬動民間投資的積(ji)極效(xiao)應。同(tong)時,我們應當加強財會監督,有效(xiao)防范(fan)及化解(jie)風(feng)險(xian),推動經(jing)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zhi)的有效(xiao)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封面圖片來源:受(shou)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新(xin)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qu)稿酬。如(ru)您不(bu)希望作(zuo)品出(chu)現(xian)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zhu)每(mei)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