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jing)濟新聞 2023-04-04 08:34:54
每經(jing)編(bian)輯|孫(sun)志成 蓋源源

3月,受(shou)美國硅谷(gu)銀(yin)行(xing)和簽名銀(yin)行(xing)關閉風波影響,擁(yong)有167年歷史(shi)、被全球(qiu)銀(yin)行(xing)業監管機構認定(ding)的(de)30家(jia)全球(qiu)系(xi)統重要性銀(yin)行(xing)之(zhi)一(yi)(yi)的(de)瑞信(xin)遭遇信(xin)心危機,股價一(yi)(yi)度暴(bao)跌至(zhi)歷史(shi)低(di)位,市(shi)值縮水約四(si)分之(zhi)一(yi)(yi)。
當地時(shi)間3月19日,瑞(rui)士聯邦政府動(dong)用緊急權力,未經股東(dong)批準(zhun),推(tui)動(dong)瑞(rui)銀同意(yi)以30億瑞(rui)士法郎(約合人民幣226億元)收購瑞(rui)信。
然而,上述交易招致多方批評(ping)。瑞信股東認為他們被剝奪了對(dui)合并事宜進行投票的權利;瑞信面值160億瑞郎的補充一級資本金債券(at1)被完全減記,令該行債券持有人被(bei)迫承受巨(ju)大(da)損失。
除此之外,更有輿論擔憂,這筆收購(gou)案將對瑞士就(jiu)業市場產(chan)生重大沖擊。

這是2月13日在瑞士(shi)盧塞(sai)恩(en)拍攝(she)的瑞士(shi)第二大銀行(xing)瑞士(shi)信貸銀行(xing)大樓(lou)。新華社記(ji)者連漪攝(she)

合(he)并后(hou)或(huo)裁員至多3.6萬(wan)人
據央視(shi)財經援引瑞士(shi)媒體2日報道,瑞銀集團在收購瑞士信貸后很可能將會在全球范圍內裁減3.6萬個工作崗位,其中在瑞士裁減約1.1萬(wan)(wan)個工作(zuo)崗位、其他地區裁員2.5萬(wan)(wan)人(ren)。兩家銀行去(qu)年(nian)底總計雇傭近12.5萬(wan)(wan)人(ren),其中約30%在瑞士。
報道稱,這一預測的裁員數量較上個月宣布的削減9000個工作崗位大幅增加,鑒于兩家銀行合并后業務會產生大量重合,瑞士媒體此前普遍預計最終的裁員數量會大幅增加。
瑞士勞工聯盟批評該收購決定過于倉促,缺乏與瑞銀和瑞信數萬名員工的溝通,并呼吁政府采取措施應對大規模裁員風險。
據第一財經,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沒有聽到任何確認(裁員)信息,不過(guo),瑞銀(yin)瑞信合并之(zhi)后員工數量大增(zeng),裁員肯定(ding)也是需要的(de),加上(shang)衰(shuai)退預期,華(hua)爾街很多(duo)大行本來也在(zai)實施(shi)裁員。”
此(ci)前,多達數(shu)十家獵頭公司曾表(biao)示,一大批瑞信員(yuan)工正(zheng)積(ji)極尋求(qiu)工作(zuo)機會,而德意(yi)志銀行(xing)、花旗和摩根大通等(deng)大行(xing)也有意(yi)吸收(shou)一些可(ke)能(neng)面臨裁(cai)員(yuan)的投行(xing)和財富管(guan)理(li)人員(yuan)。
3月(yue)20日,據(ju)(ju)彭博社消(xiao)息,瑞(rui)信集團(tuan)在(zai)(zai)接(jie)受政府牽線的(de)收購(gou)前,已(yi)經著手裁(cai)員(yuan)9000人(ren)以期自救。據(ju)(ju)知情人(ren)士透露(lu),在(zai)(zai)競爭對手瑞(rui)銀(yin)集團(tuan)同意收購(gou)這(zhe)家陷入困境的(de)銀(yin)行(xing)后,這(zhe)只是(shi)裁(cai)員(yuan)的(de)開始;一位人(ren)士估計,最終裁(cai)員(yuan)人(ren)數可能是(shi)上(shang)述數字(zi)的(de)數倍。
瑞銀董(dong)事(shi)長Colm Kelleher表(biao)(biao)示,現在(zai)還不會知道確切的裁員(yuan)人數(shu),但瑞銀稱人數(shu)會是龐大的。該公司周日在(zai)一(yi)份聲明中表(biao)(biao)示,計劃到2027年將合(he)并后公司的年度成本(ben)基礎削(xue)減(jian)超(chao)過80億(yi)美元。這幾(ji)乎(hu)是瑞信去年支出(chu)的一(yi)半。

瑞士檢方就瑞銀收購瑞信展開調查
據新華社報道,瑞士總檢察長辦公室2日證實,就瑞士聯邦政府推動瑞銀集團同意收購瑞士信貸銀行一事啟動調查,以“分析并判定”是否存在犯罪行為。
瑞士總檢察長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說,已要求聯邦和地方政府配合調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瑞士總檢察長辦公室有意調查政府官員、金融監管人員和兩家銀行的管理層是否違反瑞士刑法。該辦公室已向多家政府機構發出“調查令”,同時已與聯邦和地方政府溝通,可能詢問相關官員。
一名知情人士向《金融(rong)時報》記者披露,調查重點之一是向媒體泄露有關談判的敏感信息,這可(ke)能因違反保密法或(huo)行業反間諜法而構(gou)成犯罪。
據第一財經,上海英斯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黃澤雁表示:有關事件的調查可能令交易發生變數,“在海外,司法調查程序繁復,周期可能非常漫長,不排除根據事態發展,收購被迫停止或者遙遙無期的可能性。”
另外,瑞士金融市場(chang)監管(guan)局上(shang)周宣布,正尋(xun)求讓疏于管(guan)控風險而(er)導(dao)致瑞信(xin)接近“垮掉(diao)”的(de)銀行經(jing)理人承擔責(ze)任。
上個月,瑞士兩家最大銀行的收購交易案落下帷幕。當地時間3月19日,瑞士聯邦政府動用緊急權力,未經股東批準,推動瑞銀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瑞信,以避免該國金融體系(xi)崩潰。有(you)消息人士向(xiang)外(wai)媒表示,該銀行正試(shi)圖最快在4月底完成收購交易。
就推動瑞(rui)銀同意收購瑞(rui)信(xin)一事,瑞(rui)士聯邦政府堅稱“事急從權”,以鞏(gong)固投(tou)資者信(xin)心、避免金融(rong)市場(chang)動蕩。按照財政部長卡(ka)琳·凱勒-祖(zu)特爾說法,政府接管瑞(rui)信(xin)或瑞(rui)信(xin)進入破(po)產清(qing)算程序都不是可行的選項。
然而,相關舉措引發部分投資人不滿,他們有意就瑞信價值約160億瑞郎(約合人民幣1186億元)的AT1債券(額外一級資本債券)被全部減記起訴瑞士聯邦(bang)政府和(he)金融當局。
據澎湃新聞,瑞(rui)士巴塞爾大學(xue)(University of Basel)刑法學(xue)和犯罪學(xue)名(ming)譽教授Mark Pieth向外(wai)媒(mei)表示,瑞(rui)士聯邦檢察官可能正在調查(cha)官員違反保密條款(kuan)的行(xing)為(wei),或者在收購中(zhong)是否利用內幕消息(xi)進行(xing)交(jiao)易。他認為(wei),根據合并協議造成一些債券持有人的損失也存在問題。
這起(qi)被稱作“強迫聯姻”的收(shou)購(gou)(gou)同時引發(fa)瑞(rui)士(shi)民(min)眾不(bu)滿。一(yi)項民(min)調(diao)顯示(shi),超過四分之三瑞(rui)士(shi)人反對收(shou)購(gou)(gou)。瑞(rui)士(shi)一(yi)些(xie)政黨(dang)要求議會本(ben)月(yue)召(zhao)開(kai)特(te)別會議,表(biao)決成立特(te)別調(diao)查(cha)委員會。
截至當(dang)地時間(jian)4月3日收盤,瑞銀集團報20.7美(mei)元,跌幅3%,市值643.3億美(mei)元。

聲明:文章(zhang)內容和數據僅(jin)供參考,不構成(cheng)投資建議(yi)。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dan)。
編輯|孫志成 蓋源源
校對|劉思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zong)合新華(hua)社、央視(shi)財(cai)(cai)經、第一財(cai)(cai)經、澎湃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mei)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zai)或鏡(jing)像,違者必究。
讀(du)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chou)。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men)要求(qiu)撤(che)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