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 2024-04-08 20:23:46
每經記者|黃小聰(cong) 每經編輯|肖芮(rui)冬
近日,基金2023年報披露完(wan)畢,從年報的相關費(fei)(fei)(fei)用來看,2023年基金的管理(li)費(fei)(fei)(fei)、托(tuo)管費(fei)(fei)(fei)同比有所下降,而包括審(shen)計費(fei)(fei)(fei)在內的其他(ta)費(fei)(fei)(fei)用同比小幅(fu)上升(sheng)。
值得注意的(de)是,部分基(ji)金在改聘會計師事(shi)務所之后(hou),審(shen)計費用變化非常明(ming)顯。有的(de)迷你(ni)基(ji)金審(shen)計費同比大(da)幅下(xia)降達(da)80%,有的(de)基(ji)金則小幅上(shang)升(sheng)。
此外,部分基金公司的審計(ji)機構從外資會計(ji)所改聘內資會計(ji)所。據(ju)記者(zhe)進一(yi)步(bu)了解,其(qi)背后原因多種(zhong)多樣,同時(shi)在審計(ji)過程中(zhong),還遇到了一(yi)些(xie)新(xin)的問題。
猶記得去年(nian)下半年(nian),基(ji)(ji)(ji)金(jin)行業啟動了費(fei)(fei)(fei)率(lv)改(gai)革,基(ji)(ji)(ji)金(jin)管(guan)理費(fei)(fei)(fei)、托管(guan)費(fei)(fei)(fei)等紛(fen)紛(fen)下降,除了這幾(ji)個(ge)主要的費(fei)(fei)(fei)用(yong),基(ji)(ji)(ji)金(jin)還涉及到一些其(qi)他(ta)費(fei)(fei)(fei)用(yong),比如基(ji)(ji)(ji)金(jin)審計、信披等費(fei)(fei)(fei)用(yong)。
一般而言,基金(jin)審計、信披等費用(yong)相對比較(jiao)穩(wen)定。Wind數據顯示,基金(jin)的(de)其他費用(yong)從2022年的(de)26.23億(yi)元(yuan)小幅增長到2023年的(de)28.58億(yi)元(yuan),其中審計費用(yong)從2022年的(de)約(yue)10.5億(yi)元(yuan)上升至2023年的(de)約(yue)11.3億(yi)元(yuan)。
與此(ci)同時,公募基金規模從2022年(nian)(nian)底(di)的(de)(de)約(yue)26萬億元增至2023年(nian)(nian)底(di)的(de)(de)約(yue)27.6萬億元。可(ke)以看出,隨著基金規模的(de)(de)變(bian)化,相關(guan)(guan)費用也發生了相關(guan)(guan)變(bian)化。
不(bu)過如果具體到(dao)公司(si)(si)和(he)產品上,每(mei)家公司(si)(si)的(de)情況又不(bu)太一樣。《每(mei)日經濟(ji)新聞》(以下簡(jian)稱每(mei)經)記(ji)者注(zhu)意到(dao),單只基金審計費用(yong)超(chao)(chao)過20萬元的(de)大多(duo)是REITs產品。比如中金普洛斯REIT年(nian)(nian)報顯示,2023年(nian)(nian)的(de)審計費用(yong)超(chao)(chao)過170萬元。

而東海基金旗下的多只產品,2023年的審計費(fei)用(yong)在2000元(yuan)~3000元(yuan),比如東海核心價值、東海美(mei)麗中(zhong)國等,2023年的審計費(fei)用(yong)均為2000元(yuan)。這些(xie)產品的規模基本(ben)上都(dou)比較小,且相比于(yu)2022年的審計費(fei)用(yong)出(chu)現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de)是,部分基金(jin)公司(si)還進行了改聘(pin)會計(ji)師事務所(suo)的(de)操作(zuo),而在(zai)改聘(pin)之后,審計(ji)費發生了明(ming)顯的(de)變化。
典型的(de)(de)如北(bei)信(xin)瑞豐基金(jin)。該基金(jin)公司在今年初(chu)將原來(lai)的(de)(de)普(pu)(pu)華永道(dao)中天會(hui)計(ji)師事務(wu)所(特(te)殊普(pu)(pu)通(tong)合伙(huo)),改(gai)聘為(wei)上(shang)會(hui)會(hui)計(ji)師事務(wu)所(特(te)殊普(pu)(pu)通(tong)合伙(huo))和致同會(hui)計(ji)師事務(wu)所(特(te)殊普(pu)(pu)通(tong)合伙(huo))。
而在改聘之后(hou),2023年報顯示(shi),多只基(ji)金的審(shen)計(ji)費用(yong)出現了大幅下(xia)降。以北信瑞豐研究(jiu)精選(xuan)為例,2023年報顯示(shi),該基(ji)金應(ying)支付會計(ji)師(shi)事務所(suo)的審(shen)計(ji)費為8000元;而回看2022年報,該基(ji)金的審(shen)計(ji)費用(yong)為4萬元,同比下(xia)降80%。

值得一提的(de)是(shi),該基金2022年底的(de)規模(mo)僅有約(yue)111萬元,2023年底的(de)規模(mo)也僅有約(yue)78萬元。
再看規模僅有1000多萬(wan)(wan)元(yuan)的北信瑞(rui)豐量化優選,審計費用(yong)也從(cong)2022年(nian)的4萬(wan)(wan)元(yuan)降至2023年(nian)的1萬(wan)(wan)元(yuan)。

眾(zhong)所(suo)周知,基(ji)金(jin)(jin)的(de)審計(ji)(ji)費用(yong)是從(cong)基(ji)金(jin)(jin)財產中(zhong)扣除,假設一只基(ji)金(jin)(jin)規模(mo)僅有(you)100萬元(yuan),審計(ji)(ji)費用(yong)達4萬元(yuan)的(de)話,那么在(zai)不考慮其(qi)他(ta)因素的(de)情況下(xia),對于基(ji)金(jin)(jin)凈值的(de)影響就高(gao)達4%。
一(yi)位基(ji)金(jin)業內人士也表示(shi):“審計費(fei)用一(yi)般跟(gen)規模(mo)有(you)關(guan),各家又不(bu)太一(yi)樣(yang),靈活度比(bi)較(jiao)高,主要看各家談的情(qing)況,但(dan)是不(bu)會因為基(ji)金(jin)規模(mo)小就(jiu)減免,基(ji)本(ben)上都有(you)最低收費(fei),這可能對迷你基(ji)金(jin)會有(you)比(bi)較(jiao)明顯的影響。”
而(er)在會(hui)計師事務(wu)所的(de)選擇(ze)上(shang),上(shang)述基金業內人士表示(shi):“一般還是會(hui)找大所,公信力強一些。當然有的(de)也會(hui)找小所,可能便宜一點。”
不過據每經記者進一步了(le)解,有(you)些(xie)基金公司改聘審(shen)計機構,從外資會計所(suo)轉到(dao)內資會計所(suo),也(ye)并不是出于降低審(shen)計費用的(de)考慮。
另一(yi)位基金公司人(ren)(ren)士向記者坦(tan)言:“主要(yao)是(shi)我(wo)們(men)有這方面的要(yao)求,要(yao)逐步從外資會計(ji)所(suo)轉(zhuan)向內(nei)資的會計(ji)所(suo)。在過程中,我(wo)們(men)也碰到了一(yi)些問題(ti)。比(bi)如一(yi)些內(nei)資會計(ji)所(suo),在公募的審計(ji)上可能經(jing)驗(yan)還不多(duo),人(ren)(ren)員配備也不夠,服務(wu)上也有欠缺,這就會導致成本(ben)反而(er)會有所(suo)上升。”
記者(zhe)也(ye)注意(yi)到,該(gai)公司部分產(chan)品(pin)改聘會計師事務所(suo)之(zhi)后,在規模沒(mei)有增長的情(qing)況(kuang)下,審(shen)計費用反而有小幅上升,主(zhu)要(yao)是因為(wei)審(shen)計人員成(cheng)本有所(suo)增加的原因。
此外,還(huan)有幾種情況(kuang)也會出現基金改聘會計(ji)師事(shi)務所(suo)的情況(kuang),比(bi)如有的是集團旗(qi)下的公司,如果集團的審計(ji)機構發生變化(hua),一般會保持一致(zhi)。
還有的基(ji)金公司人士表(biao)示(shi):“我們(men)更換的原因主要是(shi),之(zhi)前有要求一(yi)家審(shen)計機構服務(wu)的年限不能(neng)太長(chang)。”
而滬上一家基(ji)金公司(si)變更(geng)會計師事務(wu)所則是因為公司(si)出了(le)新的招標管(guan)理規(gui)定,因此(ci)需要公開重(zhong)新招標。
總的(de)來(lai)說,各家(jia)基金公(gong)司改聘審(shen)計機構背后的(de)原因(yin)不太一(yi)樣。不過具體到(dao)審(shen)計費(fei)用上(shang),多(duo)家(jia)基金公(gong)司人士都向(xiang)記(ji)者坦言:“主要根據規模劃(hua)檔(dang),每檔(dang)一(yi)個(ge)(費(fei)用)標準。比如低(di)于5000萬元的(de)一(yi)檔(dang),2億~5億元規模的(de)一(yi)檔(dang),類似這樣。但(dan)這個(ge)是框架協議,具體執行的(de)時(shi)候還會根據情況(kuang)確定(ding)最后的(de)費(fei)用。”
封(feng)面圖片(pian)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871320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鏡像,違者(zhe)必(bi)究。
讀(du)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望(wang)作品出(chu)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xia)您的(de)作品。
歡迎關注每(mei)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