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xin)聞 2024-04-19 17:50:09
◎哪些人(ren)群最需要進行癌(ai)(ai)癥早篩?一類是比較明確的高風(feng)(feng)(feng)險人(ren)群,如(ru)有(you)腫瘤家族史的人(ren)群。二是生活中(zhong)伴有(you)高風(feng)(feng)(feng)險因(yin)素的人(ren)群,比如(ru)吸煙者,患肺癌(ai)(ai)的風(feng)(feng)(feng)險會增(zeng)加。再就是普通人(ren)到(dao)了一定年(nian)齡,癌(ai)(ai)癥風(feng)(feng)(feng)險都會明顯升高。
◎有(you)哪些(xie)高(gao)發(fa)癌(ai)(ai)癥(zheng)適合(he)癌(ai)(ai)癥(zheng)早篩的呢?一個(ge)是(shi)肺癌(ai)(ai),另(ling)一個(ge)是(shi)結直腸(chang)癌(ai)(ai),還有(you)宮頸癌(ai)(ai)。
每經記者|陳浩 每經編輯|文(wen)多
今年迎來(lai)第30屆全(quan)國(guo)腫瘤(liu)防(fang)治宣(xuan)傳周(4月15日(ri)到4月21日(ri)),本屆宣(xuan)傳周以“綜合施(shi)策(ce)、科學防(fang)癌(ai)”為主題。近(jin)日(ri),在(zai)由《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主辦的(de)(de)“名醫(yi)會客廳(ting)、抗癌(ai)新希望(wang)”特別策(ce)劃中,華大基因腫瘤(liu)醫(yi)學CTO汪宇盈就癌(ai)癥早篩的(de)(de)話(hua)題接受了《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記者的(de)(de)專(zhuan)訪。
對(dui)話中,汪宇盈表(biao)達了(le)如(ru)下觀點(dian):目前民眾癌(ai)癥(zheng)早(zao)(zao)篩(shai)的意(yi)識還比(bi)較薄弱(ruo),但是等發現身(shen)體(ti)有不(bu)適時再去就醫,可(ke)能已經(jing)到了(le)癌(ai)癥(zheng)的中晚(wan)期(qi),公(gong)眾對(dui)癌(ai)癥(zheng)早(zao)(zao)篩(shai)的認知還需要進一(yi)步提升;另一(yi)方(fang)面,一(yi)些新興的技(ji)術手(shou)段可(ke)能存在行業(ye)規(gui)范性(xing)和標(biao)準(zhun)化的問題;對(dui)于廣大群(qun)眾來說,可(ke)能對(dui)篩(shai)查手(shou)段了(le)解較少,或者不(bu)知道(dao)哪一(yi)種(zhong)方(fang)法更適合自(zi)身(shen)的情況。她還表(biao)示,能夠解決現階段臨床癌(ai)癥(zheng)篩(shai)查痛點(dian),并且性(xing)價比(bi)高的產品(pin),更加符(fu)合國內現在的癌(ai)癥(zheng)早(zao)(zao)篩(shai)需求(qiu)。

以下是《每日(ri)經濟新聞》記者(簡稱NBD)與汪(wang)宇盈的(de)訪談實錄:
NBD:什么是癌癥早篩(shai)?當前主流的(de)篩(shai)查方法有哪些(xie)?
汪宇盈:癌癥早篩是指患者在臨床癥狀出現之前,或者是臨床癥狀出現的早期階段,就通過一些技術手段進行癌癥的早期發現。目前主流的癌癥篩查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醫學影像學檢查,如主流的CT掃描、MRI(磁共振成像)檢查、超聲檢查等;二是針對一些消化道腫瘤,可以通過消化內鏡直接觀察到惡性腫瘤或者癌前病變的存在;三是采用一些無創的篩查方式,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血液腫瘤標志物;另外,近年來涌現出一些新興的檢測技術,可以通過血液、糞便、尿液等體液樣本對癌癥信號進行早(zao)期發現。
NBD:哪些人(ren)群(qun)最需要進行癌癥早篩?
汪宇盈: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比較明確的高風險人群,如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有些癌種,比如結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和遺傳因素的關聯比較明確。舉例來說,如果直系親屬有腸癌史,意味著受檢者可能有更高的腸癌風險。另外,生活中伴有高風險因素的人群,比如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會增加。再就是普通人到了一定年齡,癌癥風險(xian)都會明顯升高,這個時候也推薦去進行篩(shai)查。
NBD:癌癥(zheng)早(zao)篩的準確性如何?是否存在漏診(zhen)和(he)誤診(zhen)的可能性?
汪宇盈:要討論準確性,還是要看不同的篩查技術手段。不(bu)管(guan)(guan)多先進(jin)的技(ji)術(shu)都(dou)有(you)相應的局(ju)限性,任(ren)何技(ji)術(shu)手段都(dou)很(hen)難達到百分(fen)之百的準確,因(yin)此受(shou)檢(jian)(jian)者也(ye)需要對早篩的局(ju)限性有(you)正(zheng)確的認知。誤診在(zai)臨(lin)床(chuang)實踐(jian)當中(zhong)也(ye)很(hen)難完全(quan)避免,比如病灶還(huan)比較小(xiao),從影像學的特征上,有(you)時(shi)就很(hen)難判(pan)定它(ta)是良性還(huan)是惡性的。一(yi)方面,不(bu)管(guan)(guan)是臨(lin)床(chuang)醫生(sheng),還(huan)是科研人員,都(dou)在(zai)不(bu)斷通(tong)過(guo)自己的努力,盡(jin)可能去(qu)提升檢(jian)(jian)測技(ji)術(shu)的準確性;另一(yi)方面,篩查(cha)后如果發現異常(chang),按時(shi)隨訪和及時(shi)進(jin)行診斷性的檢(jian)(jian)查(cha)非常(chang)重要。
NBD:目前國內(nei)癌癥(zheng)早(zao)篩應用情(qing)況(kuang)如何(he)?
汪宇盈:國內癌癥早篩整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行業整體成熟度也有待提升。一方面,我們在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例如消化內鏡這種技術手段的普及程度還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技術手段可能存在行業規范性和標準化的問題,而老百姓(xing)也(ye)可能(neng)對篩查手段(duan)了(le)解(jie)較少,不(bu)清楚哪一種方法更適合自(zi)己(ji),這個時(shi)候也(ye)需要提升(sheng)受檢(jian)者的認知。
NBD:國內癌癥早(zao)篩面臨著哪些挑戰?
汪宇盈:一方面,公眾對癌癥早篩的認知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一些西方國家在一些高發癌種的篩查上做得很好,比如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大幅度下降。國內這方面的意識還比較薄弱,等發現身體有不適再去就醫的時候,可能已經到了癌癥的中晚期。另一方面,目前癌癥早篩項目在醫保層面的覆蓋度還(huan)是不足,這(zhe)也是早篩領域的現(xian)狀。
NBD:你(ni)認為哪些(xie)產品更符合國內的癌(ai)癥早篩需求?
汪宇盈:能夠解決臨床癌癥篩查痛點,并且性價比高的產品,更加符合國內現在的(de)(de)(de)癌癥早篩(shai)(shai)需(xu)求。一些新興技術(shu)轉化的(de)(de)(de)產(chan)品剛(gang)上市時,由于其前期的(de)(de)(de)研發投(tou)入(ru),導致整(zheng)體成(cheng)本可能會比較高(gao),這就限制(zhi)了后續的(de)(de)(de)推廣和應用。但(dan)是(shi)我相信,未來(lai)隨著早篩(shai)(shai)技術(shu)愈(yu)加成(cheng)熟以及產(chan)品規模化的(de)(de)(de)提升,成(cheng)本會出現一個可預期的(de)(de)(de)下降。
NBD:有(you)哪些(xie)高發癌癥(zheng)適合癌癥(zheng)早篩的呢(ni)?
汪宇盈:一個是肺癌,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國家吸煙人群龐大。它可以通過低劑量螺旋CT來篩查。另一個是結直腸癌,也是我們國家發病率非常高的癌癥類型,其發病率跟生活方式、環境、遺傳等有關系。它可以通過腸鏡等手段進行篩查。還有宮頸癌,和HPV病毒的持續感染密(mi)切相關(guan)。它可以通過HPV基因檢(jian)測等方法(fa)進行(xing)有(you)效(xiao)篩查。
NBD:為什么現(xian)在結(jie)直(zhi)腸(chang)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了(le)?
汪宇盈: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腸癌一部分的風險因素來源于我們的飲食結構,像高(gao)(gao)糖(tang)高(gao)(gao)脂的(de)(de)飲食習慣(guan)都會增(zeng)加腸癌風險。我們也注意到一個趨勢,那就(jiu)是腸癌的(de)(de)年輕化,年輕人(ren)可能有一些不(bu)健康(kang)的(de)(de)生活方式,比如(ru)久坐、熬夜、過量攝入高(gao)(gao)糖(tang)高(gao)(gao)脂的(de)(de)食物等等,都與腸癌的(de)(de)高(gao)(gao)發病(bing)率(lv)有關系(xi)。
NBD:結直(zhi)腸癌早篩有哪些(xie)新的(de)技術(shu)呢?
汪宇盈: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但是腸鏡檢查是侵入性的檢查方法,一些受檢者可能不適合這樣的檢查方式,比如高血壓患者可能不耐受,還有一些人可能很難接受侵入性的檢查方法。這個時候可以考慮一些無創的檢查手段,比如可以通過免疫化學方法檢測糞便中的人血紅蛋白,也可以通過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糞便樣本中腸道脫落細胞攜帶的(de)腸癌相關基(ji)因的(de)甲基(ji)化水平,這也是一種新興的(de)腸癌早(zao)期(qi)篩(shai)查的(de)方法。
NBD:最近癌癥早篩有哪些新的(de)技術突破?
汪宇盈:近年來在癌癥早篩領域有幾個趨勢,一是科學家不斷發現新的分子標志物類型,比如甲基化標志物,就是近年來逐漸受到認可和推廣的新型技術手段。另外,近年來比較多的突破聚焦在多個不同標志物類型的聯合應用上面,我們稱之為多組學的檢測。不同標志(zhi)物類型的(de)聯合使用是不是能夠進(jin)一步提升對早期腫瘤信號的(de)識別(bie),是近年來非常熱(re)點(dian)的(de)研究方向。
NBD:你認為癌癥早篩市(shi)場未來會有哪些機遇(yu)呢?
汪宇盈:隨著我們(men)(men)國家(jia)經濟的(de)(de)發(fa)(fa)展(zhan),民(min)眾(zhong)整體的(de)(de)健(jian)康意識在(zai)不斷提(ti)升,大家(jia)對自身(shen)健(jian)康的(de)(de)關(guan)注也(ye)是(shi)不斷增長。國家(jia)政策層面,我們(men)(men)可(ke)以看到健(jian)康中國計劃(hua)也(ye)非(fei)常(chang)重視(shi)癌癥早期(qi)發(fa)(fa)現和干預,這也(ye)體現出國家(jia)在(zai)政策層面非(fei)常(chang)鼓勵癌癥早篩(shai)領(ling)域的(de)(de)技術(shu)突破和行業發(fa)(fa)展(zhan)。此外(wai),國家(jia)在(zai)科研投(tou)入和創新技術(shu)轉化方(fang)面,近年來也(ye)有著非(fei)常(chang)大的(de)(de)投(tou)入,這也(ye)給生物醫藥產業提(ti)供了一個非(fei)常(chang)好的(de)(de)發(fa)(fa)展(zhan)機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mei)日經濟(ji)新(xin)聞》報(bao)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bi)究(jiu)。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ru)您(nin)(nin)不希望作(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nin)(nin)的作(zuo)品(pin)。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