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 2024-12-12 17:30:04
每(mei)經(jing)編輯|段煉
12月12日,“未休(xiu)年假按300%工資補(bu)償(chang)”沖上微博(bo)熱搜第一。

據工人日(ri)報,“年(nian)休假(jia)(jia)不(bu)得(de)跨年(nian)休且過期作廢,因個人原(yuan)因未(wei)休完2021年(nian)年(nian)休假(jia)(jia),公(gong)司無須承擔支(zhi)付年(nian)休假(jia)(jia)工資的責任。”何某(mou)(化名(ming))從廣州某(mou)乳品公(gong)司離職后,提出支(zhi)付4天應休未(wei)休年(nian)休假(jia)(jia)工資的訴求后,遭到公(gong)司拒絕。
何某曾任廣州某乳(ru)品公司(si)人(ren)事招聘主管(guan),工作9年(nian)(nian)多(duo)。2022年(nian)(nian)10月18日,他向公司(si)提出解除勞(lao)動(dong)合同(tong),10月24日,他通過勞(lao)動(dong)仲裁要(yao)求公司(si)支付4天(tian)未休年(nian)(nian)假工資差額等權益。
仲(zhong)裁判決,公司需一次性支付何某2021年度應休(xiu)未休(xiu)年休(xiu)假(jia)工資3081.61元。對此,雙方(fang)均不服判決,向廣州市黃埔區人民(min)法院提起訴訟。
年假不休,跨年就清零?
律師:須征得職工本人同意
那么(me),年假是否會因不休(xiu)(xiu)而作廢?年假休(xiu)(xiu)不休(xiu)(xiu),又該誰(shui)說(shuo)了(le)算?
記者了解(jie)到,企(qi)業(ye)將職工未休年休假(jia)“清零”,必(bi)須征(zheng)得職工同意。
根據人社部2008年9月公布的(de)(de)《企業職(zhi)工(gong)帶薪年休(xiu)假(jia)實施辦法》,用人單位(wei)安排職(zhi)工(gong)休(xiu)年休(xiu)假(jia),但是職(zhi)工(gong)因(yin)本人原(yuan)因(yin)且書(shu)面提出(chu)不休(xiu)年休(xiu)假(jia)的(de)(de),用人單位(wei)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gong)作(zuo)期間的(de)(de)工(gong)資收入。
“年休假‘放(fang)棄’必須以書面方(fang)式(積極(ji)主動的方(fang)式)放(fang)棄,以員工‘不申請年休假’這一消極行為作為年休假放棄的標準,既明顯排除勞動者的法定權利,也與現行法律規定不符。”法院認定,某乳品公司關于年休假逾期不申請則作廢的主張不予采信,職工何某2021年尚有4天年假未休。
“法律允許(xu)年休(xiu)假跨年安排。根據法律規定,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但如果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廣東(dong)鵬浩律(lv)師事務(wu)所律(lv)師談自成介紹,《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規定,用人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安排年休假。用人單位確因工(gong)作(zuo)需要(yao)不(bu)能(neng)安排(pai)職工(gong)年休假(jia)或者跨1個年度安排(pai)年休假(jia)的(de),應征得職工(gong)本人同意。

未休年假按300%工資補償
是否放棄年休假,決定權在于職工,企業(ye)不得擅自(zi)清零未使(shi)用(yong)的年休假。那么,未休年假的工資該如何計算?
根據《企業職工(gong)帶薪年休假實(shi)施辦法》規定(ding),用(yong)人單(dan)位經職(zhi)工同(tong)意不安排年(nian)休(xiu)假或(huo)者安排職(zhi)工年(nian)休(xiu)假天數(shu)(shu)少(shao)于應休(xiu)年(nian)休(xiu)假天數(shu)(shu),應當在本年(nian)度內對職(zhi)工應休(xiu)未休(xiu)年(nian)休(xiu)假天數(shu)(shu),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計(ji)算未(wei)休(xiu)年(nian)休(xiu)假工(gong)(gong)資(zi)(zi)報酬的(de)日工(gong)(gong)資(zi)(zi)收(shou)入按(an)照職工(gong)(gong)本人的(de)月(yue)工(gong)(gong)資(zi)(zi)除以月(yue)計(ji)薪天(tian)數(21.75天(tian))進行折算。月(yue)工(gong)資(zi)是(shi)指職工(gong)在用(yong)人(ren)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gong)資(zi)報(bao)酬前(qian)12個月(yue)剔除加班工(gong)資(zi)后的(de)月(yue)平均工(gong)資(zi)。

此外,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天數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

最終,法院判決,在何某一案中,依據某乳品公司提交的何某離職前12個月工資明細表,顯示的月平均工資為8361.46元。雙方對此均無異議,以上月平均未包含年終獎。結合雙方均確認2021年度的年終獎為38100.01元。故此,何某包含2021年度年終獎在內月平均工資應計算為8361.46元+(38100.01元÷12個月)=11536.46元。即日工資收入為530.41元。由于公(gong)(gong)司(si)已(yi)正常支付(fu)何某工作(zuo)期間的(de)工資收(shou)入,針(zhen)對(dui)其2021年的(de)4天(tian)未休年假,公(gong)(gong)司(si)僅(jin)需(xu)支付(fu)日工資收(shou)入的(de)200%即可。
因此,法院認定(ding),廣州(zhou)某乳品公(gong)司(si)需支付何(he)某2021年1月(yue)(yue)1日至2022年10月(yue)(yue)9日期間應休未休年假(jia)工資(zi)為4243.28元(yuan)(530.41元(yuan)×4天×200%)。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guan))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he)自工人日報、人社部網站、公開資(zi)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chou)。如(ru)您不希望作品出(chu)現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求(qiu)撤(che)下您的作品。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