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 20:46:45
OLED顯示領域有五種技術(shu)路線激烈競爭(zheng),中(zhong)(zhong)(zhong)韓面板廠(chang)商在中(zhong)(zhong)(zhong)尺(chi)寸(cun)OLED市場競逐(zhu)升(sheng)級。DTC2025上,TCL華星公布印刷OLED技術(shu)進(jin)展,認為其是中(zhong)(zhong)(zhong)尺(chi)寸(cun)領域最(zui)具(ju)競爭(zheng)力的技術(shu),未來計劃拓展至小尺(chi)寸(cun)市場。專家(jia)稱中(zhong)(zhong)(zhong)長期中(zhong)(zhong)(zhong)尺(chi)寸(cun)OLED市場以FMM OLED為主,Non-FMM OLED需求也在加強。此外,AI如(ru)何驅動(dong)顯示產業革新(xin)升(sheng)級,也是產業界重點(dian)關注的話題。
每(mei)經記者|陳鵬麗 每(mei)經編(bian)輯(ji)|文(wen)多
在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領域,目前共有五種主要技術路線,各種(zhong)技術(shu)路線激烈競爭(zheng),百花齊放。《每日(ri)經濟新聞(wen)》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中韓面板廠商在中尺寸OLED市場的(de)競逐持續升級。未來,哪條技術路線能(neng)最終(zhong)突圍?
11月14日,TCL華星(xing)全球顯示生態大會(下簡稱(cheng)DTC2025)上,TCL科技(ji)高級副(fu)總(zong)裁、TCL華星(xing)首席(xi)執行官趙(zhao)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哪個技(ji)術、哪家公司能跑(pao)出來,取決于技(ji)術本身(shen)的競(jing)(jing)爭力。TCL華星(xing)印(yin)刷OLED中心長(chang)曹蔚然也認為,競(jing)(jing)爭是必然的,企業各自要做(zuo)的事(shi)情(qing),是打造好自身(shen)技(ji)術競(jing)(jing)爭力,“這是唯一出路”。
DTC2025現場 圖(tu)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鵬麗 攝
TCL科技首(shou)席(xi)技術官、TCL華(hua)星首(shou)席(xi)技術官閆曉林也對外透(tou)露(lu)了公司在其技術路線(xian)上的(de)最新(xin)進展——TCL華(hua)星的(de)印刷OLED顯示屏明年出(chu)貨量或將達到百萬量級。
群智咨詢IT事業部(bu)研究總監李(li)亞妤告訴《每日(ri)經濟新聞(wen)》記者,從中長(chang)期看,中尺寸OLED市場(chang)會以FMM OLED(高精度金(jin)屬掩膜版OLED)技(ji)術為主(zhu)。但同時,業內對噴墨印刷OLED等Non-FMM OLED(無精細金(jin)屬掩膜版OLED)技(ji)術的(de)需求也在(zai)加強。
據悉(xi),OLED顯示當前的五(wu)種重要技術(shu)路線包(bao)括(kuo):蒸鍍OLED、印刷(shua)OLED、LGD主推的WOLED(白光OLED)、三星顯示主推的QD-OLED(量(liang)子(zi)點有機(ji)發(fa)光二極管),以(yi)及ViP(維(wei)信諾智能像素(su)化技術(shu))。
這幾(ji)大技(ji)術陣營均有各自的優勢,也都面(mian)臨挑戰。目前相(xiang)對確定(ding)的是,在(zai)小尺(chi)寸(如智能手機和(he)可穿戴產品)領域,蒸(zheng)鍍OLED是主(zhu)流技術路線。WOLED和(he)QD-OLED主(zhu)要在(zai)大尺(chi)寸(電視)領域應用較多(duo)。
在OLED彩電滲透率遲遲難有大突破的情況下,三星顯示今年開始將QD-OLED業務的重點放在利潤更高的顯示器面板上,積極擴大顯示器面板的出貨量。與此同時,LGD公司也(ye)在戰(zhan)略性收縮WOLED TV面板的出貨,增加MNT(顯示器(qi)顯示)出貨。
中國與韓國的(de)OLED面板廠商,已一致瞄準(zhun)了(le)中尺(chi)寸市場。據記者統(tong)計,三星顯(xian)示、京東方、維信諾、TCL華星四家面板廠商在8.6代OLED產線(xian)上的(de)投資總額接近1700億(yi)元。
DTC 2025上,TCL華星進一步公布印(yin)刷OLED技術的最新進展。
“關于(印刷(shua)OLED)量產(問題),我們更加聚焦中(zhong)尺寸領(ling)域。當(dang)前市場上,中(zhong)尺寸屏幕的(de)(de)(de)OLED化(hua)已(yi)經是(shi)未來明確可見的(de)(de)(de)大的(de)(de)(de)趨勢。”曹蔚然(ran)在DTC2025期間表示(shi)。
趙軍還告(gao)訴記者:“我還是(shi)要(yao)強調,印刷OLED是(shi)目前市場上唯一(yi)一(yi)個(ge)能覆蓋從小尺(chi)寸手機(ji)到75英寸大尺(chi)寸TV的OLED顯(xian)示技術(shu)。”
TCL科技高級副總裁(cai)、TCL華星首席執行官趙軍 圖片來(lai)源(yuan):企業提供
不過(guo),中尺(chi)寸才是TCL華星印刷OLED技術當(dang)前的主要應用場(chang)景,其中包括(kuo)筆記本電(dian)(dian)腦、顯(xian)示器(qi)、平(ping)板電(dian)(dian)腦、車載顯(xian)示屏等。未(wei)來TCL華星也有(you)計劃往小尺(chi)寸市場(chang)拓展印刷OLED的應用。
據悉,閆(yan)曉林(lin)在DTC2025上(shang)也發布圖像分辨率達390PPI(每英寸像素(su)數)的(de)5.65英寸印刷(shua)OLED手機顯(xian)示屏。這標志著(zhu),印刷(shua)OLED有機會應用于小尺寸產品上(shang)。
趙軍告訴(su)記者(zhe),TCL華星(xing)(xing)在(zai)12年(nian)前決(jue)(jue)定了啟(qi)動印刷OLED技術路線的研發。這12年(nian)間,TCL華星(xing)(xing)也經(jing)歷了四(si)次關(guan)鍵的決(jue)(jue)策選(xuan)擇。“到(dao)目前為止(zhi),制約印刷OLED量產(chan)的主(zhu)要瓶頸,都已經(jing)基本(ben)解決(jue)(jue),或者(zhe)已有非常明確的解決(jue)(jue)路徑(jing)。”趙軍說。
談到(dao)印刷OLED與其他(ta)OLED技術路線(xian)的競(jing)爭(zheng),趙軍直言,在激烈的競(jing)爭(zheng)中,到(dao)底誰(shui)能(neng)最(zui)終(zhong)跑出(chu)來,還(huan)是取決于(yu)技術本身的競(jing)爭(zheng)力。TCL華星相信,印刷OLED至(zhi)少(shao)在中尺寸(cun)領域能(neng)夠成為最(zui)具競(jing)爭(zheng)力的OLED技術。他(ta)還(huan)提到(dao),現有各種(zhong)OLED技術將來還(huan)會(hui)發生(sheng)融合、拓展,因此要用動態(tai)的眼光看待、探(tan)索(suo)。
曹蔚然認為:“‘誰在技術(shu)(shu)(shu)上能夠更快(kuai)速發展’這一比拼一定是有的(de)。但換個角度看,不(bu)同(tong)的(de)技術(shu)(shu)(shu)又能夠協同(tong)起來,給(gei)消費者提(ti)供不(bu)同(tong)品類的(de)、不(bu)同(tong)級別(bie)的(de)產品,把OLED技術(shu)(shu)(shu)更快(kuai)地(di)推(tui)向消費者。”
曹蔚然透露,未來三到五(wu)年,TCL華星還(huan)會(hui)持續解(jie)決印刷OLED技(ji)術的分辨率、材(cai)料性能、良率這(zhe)三大(da)問題。
李亞妤(yu)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shi)表示,從中長期看,中尺寸會以FMM OLED技(ji)術為主。但(dan)與此同時(shi),伴隨著(zhu)多應用OLED需求的(de)(de)增長,業內對(dui)印刷(shua)OLED等Non-FMM OLED技(ji)術需求也在加強(qiang),將推動Non-FMM OLED技(ji)術的(de)(de)研(yan)發投入(ru)力(li)度、技(ji)術革新速(su)度以及產(chan)業量產(chan)能力(li)的(de)(de)提(ti)升。
DTC2025上(shang),AI技(ji)術如何驅(qu)動顯示產業(ye)革新和升(sheng)級(ji),也是產業(ye)界重點關注的話題。
趙軍接受記(ji)者采訪時表示(shi),TCL華星把“AI(人工智(zhi)能)+顯(xian)示(shi)”產業的(de)(de)融合分成兩方面(mian):一(yi)是(shi)AI for Display,即(ji)AI如(ru)何(he)為(wei)TCL華星賦能,提(ti)升(sheng)內部運營(ying)效率;二是(shi)Display for AI,即(ji)顯(xian)示(shi)屏如(ru)何(he)賦能AI終端(duan)(duan)。他認為(wei),帶AI功能的(de)(de)智(zhi)能終端(duan)(duan)對顯(xian)示(shi)器件也提(ti)出了新(xin)要求,這里面(mian)會有兩個確定性趨勢(shi)——極(ji)致的(de)(de)低功耗、更智(zhi)能的(de)(de)交互(hu)。
曹蔚然表示,AI到來了之后,“顯示屏要(yao)往哪兒走”是整個(ge)顯示行業都在探索的問(wen)題。而他認為(wei),AI對于(yu)顯示屏的要(yao)求是“讓屏幕成為(wei)AI交互窗口(kou)”。
群(qun)智咨(zi)詢(Sigmaintell)大(da)尺寸(cun)事業(ye)部副(fu)總經理張虹告訴(su)《每日經濟新聞》記者:AI 目前(qian)在TV(電(dian)視)上的(de)應(ying)用還(huan)是(shi)以優化和(he)提(ti)(ti)升音畫質為主,同時(shi)希望提(ti)(ti)升和(he)重構交互功(gong)能;在中尺寸(cun)領域,AI PC(個(ge)人電(dian)腦)的(de)顯(xian)(xian)示(shi)技術創新尚在醞釀期,預計未(wei)來2~3年,AI PC顯(xian)(xian)示(shi)技術主要向人機交互方式革(ge)新和(he)多元化應(ying)用場景(jing)的(de)屏幕刷新率自適應(ying)兩個(ge)角(jiao)度發展。
那在小尺寸領域呢?群智咨(zi)詢移動事業部(bu)研究總(zong)監王曉雅稱,AI 的顯示優化主(zhu)要體現在“更流暢、更舒適”這(zhe)些基礎維度上,是漸進式的,而非(fei)顛覆式的。
封(feng)面(mian)圖片(pian)來源:每經記者 陳鵬(peng)麗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ri)經濟新聞(wen)》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zhe)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ti)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xi)望作品(pin)出現在(zai)本站,可(ke)聯系我們(men)要求撤下您的(de)作品(pin)。
歡迎關(guan)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