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21“車圈”那些事兒(下)

每(mei)日經濟新聞(wen) 2021-12-24 14:10:16

每(mei)經(jing)記者|孫(sun)磊(lei)  李碩  黃辛旭(xu)  孫(sun)桐桐    每(mei)經(jing)編輯(ji)|魏(wei)文藝 孫(sun)志成    

6808502517074013184.png

5923668067122039808.jpeg

回望2021,

有哪些瞬間令汽車人動容?

有哪些事件令業內震撼?

為此,我們精心梳理出2021汽車十大關鍵詞,

與讀者一起回顧汽車圈兒的2021年。

2021汽車十大關鍵詞

2384330687062009856.jpeg

關鍵詞六:萬億寧王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de)極速(su)拉升和儲(chu)能領域的(de)快速(su)發展,令(ling)電池企業從幕后走入臺前,收獲資本市場(chang)和輿(yu)論(lun)的(de)高度關注(zhu)。

寧(ning)德時(shi)代(dai)(300750.SZ)作為其中代(dai)表,不僅在(zai)產銷(xiao)量上屢創新高,市(shi)值也一路(lu)高走(zou),拿(na)下創業板(ban)頭名(ming)位(wei)置。截至12月17日,寧(ning)德時(shi)代(dai)今年以來股價上漲81.93%,市(shi)值突破(po)1.5萬億(yi)元,位(wei)列A股第三位(wei)。

值得注意的是(shi),寧德(de)時代的強勢表現在(zai)動(dong)力電(dian)池相關個(ge)股(gu)中并非特例(li)。據wind數據顯示,自(zi)年(nian)初以來(lai),鋰電(dian)池指數已上(shang)漲(zhang)90.56%。億緯鋰能(300014.SZ)、國軒高(gao)科(002074.SZ)、欣旺(wang)達(da)(300207.SZ)等多只個(ge)股(gu)年(nian)內均收獲逾40%漲(zhang)幅。

4414095528490954752.jpeg

制(zhi)表(biao):每經記者 李碩

不僅如此,動力(li)電(dian)(dian)池上下(xia)游產業如鋰礦、鋰電(dian)(dian)池正(zheng)負極、鋰電(dian)(dian)池電(dian)(dian)解液等板(ban)塊(kuai)今年在資本市場的表(biao)現皆可謂“炙手可熱”,年內漲幅(fu)均超(chao)100%,居板(ban)塊(kuai)漲幅(fu)榜前(qian)列。

事實上,資本市場的“狂熱”有其基(ji)本面依據(ju)(ju)。據(ju)(ju)SNE Research數(shu)據(ju)(ju)顯示,2021年(nian)1~10月,全球動力電池(chi)(chi)裝機(ji)量(liang)為216.2 GWh,同比增(zeng)(zeng)長(chang)116%。其中,寧德(de)時代(dai)電池(chi)(chi)裝機(ji)量(liang)同比大漲188%至67.5GWh,市場份額(e)從去年(nian)同期的23.4%增(zeng)(zeng)長(chang)至31.2%。比亞迪(di)電池(chi)(chi)裝機(ji)量(liang)(002594.SZ)同比增(zeng)(zeng)長(chang)近(jin)兩(liang)倍(bei)至18.4GWh,市場份額(e)提升2.3個百(bai)分(fen)點(dian),排名第四。中航(hang)鋰電和國軒(xuan)高科分(fen)別位列第7、8位,動力電池(chi)(chi)裝機(ji)量(liang)均增(zeng)(zeng)長(chang)近(jin)1.8倍(bei)。

國(guo)(guo)(guo)內市場方(fang)面(mian),據中(zhong)國(guo)(guo)(guo)汽車動力電池(chi)(chi)產(chan)業(ye)創新(xin)聯(lian)盟發布的數據,今年1~11月,我國(guo)(guo)(guo)動力電池(chi)(chi)裝(zhuang)車量(liang)累(lei)計為(wei)128.3GWh,同(tong)比累(lei)計上(shang)升153.1%。其中(zhong),裝(zhuang)機(ji)量(liang)排名(ming)前五的企業(ye)分別為(wei)寧(ning)德時(shi)代、比亞迪、中(zhong)航鋰(li)電、國(guo)(guo)(guo)軒高科(ke)和(he)LG新(xin)能源,五家企業(ye)合計市場份額為(wei)83.1%。

6868239048446523392.jpeg

制圖:每經記者(zhe) 李碩

為搶占不(bu)斷(duan)高漲的(de)(de)市場需(xu)求,各大(da)動力電(dian)池(chi)企(qi)業紛(fen)紛(fen)開啟擴(kuo)產(chan)之路。據(ju)不(bu)完(wan)全統計(ji),包(bao)括寧德時代、比(bi)亞迪、億緯鋰能(neng)、蜂(feng)巢能(neng)源(yuan)在內的(de)(de)動力電(dian)池(chi)企(qi)業已宣布的(de)(de)未來5年新增(zeng)產(chan)能(neng)就超過(guo)2TWh,約為今年裝車量(liang)的(de)(de)20倍。與前(qian)一輪擴(kuo)產(chan)的(de)(de)明顯區別是,新增(zeng)產(chan)能(neng)的(de)(de)規模從(cong)10GWh級邁向100GWh、1000GWh(TWh)級。

盡管(guan)今(jin)年(nian)動力(li)電池裝機(ji)(ji)量(liang)提(ti)升(sheng)迅(xun)猛,但業內(nei)普(pu)遍認為行業未來仍存廣闊空間(jian)。據(ju)光(guang)大證(zheng)券(quan)預(yu)測(ce),到2025年(nian),全球(qiu)動力(li)電池裝機(ji)(ji)量(liang)可達623GWh,國內(nei)裝機(ji)(ji)量(liang)可達312GWh,相較今(jin)年(nian)均有(you)逾(yu)4倍增幅。

在此背景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有關(guan)動力電池市場的快速擴(kuo)張和激烈競爭還將持續。

關鍵詞七:兼并重組

隨著國內車市競爭愈發充分(fen),部分(fen)缺乏核心(xin)競爭力(li)的車企處(chu)境(jing)艱難,兼并重(zhong)組成為其出路(lu)之一(yi)。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nian)(nian)上(shang)半(ban)年(nian)(nian),汽車行業共(gong)有67家公司公告完成(cheng)85起(qi)并(bing)購事(shi)件,完成(cheng)并(bing)購的(de)公司數量(liang)占上(shang)半(ban)年(nian)(nian)整個汽車行業A股(gu)上(shang)市公司總數的(de)比例為32.37%,并(bing)購重(zhong)組涉及(ji)的(de)資金約216.16億元,其中(zhong)華晨集團的(de)兼(jian)并(bing)重(zhong)組進(jin)展(zhan)頗(po)受資本關注。

今年8月(yue),華晨汽車(che)集團控(kong)股有限公(gong)司(即華晨集團)等(deng)12家(jia)企業(ye)實(shi)質合并重整案召開(kai)第二次債權人大會(hui),會(hui)上對寶馬(中國)投(tou)資有限公(gong)司作為意向(xiang)投(tou)資人以16.33億元(yuan)收購“中華”品牌汽車(che)生產相(xiang)關部分資產及華晨制造100%股權等(deng)三項議案,經由債權人表決全部通(tong)過(guo)。

此(ci)后(hou),華晨(chen)(chen)(chen)集團破(po)產重整計劃草(cao)案(an)先后(hou)兩度延期。12月3日(ri),華晨(chen)(chen)(chen)集團旗下(xia)上市(shi)公司(si)金杯(bei)汽車(600609.SH)發布公告稱(cheng),公司(si)收(shou)到(dao)沈陽(yang)市(shi)汽車工業資產經營有(you)限(xian)公司(si)出具(ju)的《告知(zhi)函》,沈陽(yang)市(shi)中級(ji)人民法(fa)院裁(cai)定,華晨(chen)(chen)(chen)汽車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并(bing)重整計劃草(cao)案(an)提交期限(xian)延長至2022年6月3日(ri)。

8441126023733323776.png

制表:每經記者(zhe) 李碩(shuo)(數據(ju)整(zheng)理自華晨(chen)中(zhong)國(guo)財(cai)報)

公告顯示,目前有關方(fang)尚未推出對華晨(chen)集(ji)團(tuan)重(zhong)整的(de)全部計劃和方(fang)案,華晨(chen)集(ji)團(tuan)能否重(zhong)整成功存在不(bu)確(que)定性。重(zhong)整方(fang)案可能對金(jin)杯汽車股權(quan)結構、控制(zhi)權(quan)等產生一定影(ying)響。

與(yu)仍(reng)存變數的(de)華晨集團不同,此前長(chang)時間處于(yu)停產狀態的(de)眾泰(tai)汽車于(yu)近期迎來(lai)“曙光(guang)”。12月1日,*ST眾泰(tai)(000980.SZ)發布公(gong)告(gao)稱,已收到金華中院送達(da)的(de)《民事裁定書》,裁定批準眾泰(tai)汽車重(zhong)組計劃,同時終(zhong)止眾泰(tai)汽車股份有限公(gong)司重(zhong)組程序。

根據重整(zheng)計劃,*ST眾(zhong)泰將依法清(qing)(qing)償(chang)債(zhai)券、債(zhai)務(wu),重整(zheng)投資(zi)(zi)人合(he)(he)計受(shou)讓(rang)約12.27億股(gu)轉增股(gu)票(piao),提供8億元資(zi)(zi)金用于(yu)支付重整(zheng)費用、清(qing)(qing)償(chang)債(zhai)務(wu)、補充公司流動資(zi)(zi)金。財務(wu)投資(zi)(zi)人則(ze)以1.5元/股(gu),合(he)(he)計受(shou)讓(rang)8億股(gu)轉增股(gu)票(piao),共計支付12億元,用于(yu)支付各項費用、償(chang)債(zhai)以及(ji)再發展。

7003803928470509568.png

制表:每經記者 李(li)碩(數據整理自公開資料(liao))?

據了解(jie),在重(zhong)整計劃獲(huo)得法院批準之后,眾泰汽車重(zhong)整投資(zi)人將(jiang)從恢復優化傳統(tong)業務(wu)、升級拓展(zhan)新(xin)業務(wu)等方(fang)面進行經營方(fang)案的整合。在擴展(zhan)新(xin)業務(wu)方(fang)面,眾泰汽車將(jiang)側重(zhong)發展(zhan)網(wang)約車及微(wei)型電動車市場。

破產重組以外,部分車企選(xuan)擇(ze)變賣資(zi)產自救(jiu)。比如北京現代(dai)因(yin)產能無法得到有效利用,其(qi)位于北京順(shun)義的第一(yi)工廠(chang)于今年(nian)正式(shi)“易手(shou)”。10月,理想汽車正式(shi)宣(xuan)布接手(shou)北京現代(dai)第一(yi)工廠(chang),整(zheng)體項目投(tou)資(zi)超過60億(yi)元,于2023年(nian)年(nian)底投(tou)產。

據了解,北京(jing)現(xian)代(dai)(dai)第一工(gong)廠(chang)2002年(nian)底(di)起投入(ru)生產(chan),年(nian)產(chan)能30萬輛(liang),曾(ceng)生產(chan)索(suo)納(na)塔、途勝、瑞(rui)納(na)、伊蘭特等車型。因銷量下滑,該工(gong)廠(chang)于2019年(nian)4月就已停產(chan),成為閑置產(chan)能。此(ci)前,北京(jing)現(xian)代(dai)(dai)第二工(gong)廠(chang)也被曝出將(jiang)遭售賣傳聞,不過官方(fang)隨(sui)后予以(yi)否(fou)認。

值得注意的(de)是,不(bu)止北(bei)京現代一家車企(qi),今(jin)年以來廣汽(qi)三菱、長安馬自(zi)達(da)等多家合(he)資(zi)品(pin)牌銷量均遭遇不(bu)同程度下滑。面對來自(zi)主流合(he)資(zi)品(pin)牌甚至豪華品(pin)牌的(de)“降維打擊”及(ji)頭部自(zi)主品(pin)牌的(de)強勢(shi)崛起,上述合(he)資(zi)車企(qi)的(de)處境愈(yu)發(fa)艱(jian)難,已經出現了逐(zhu)步被邊緣化(hua)的(de)跡象。

事實上,隨著我國汽車(che)市場(chang)發(fa)展愈發(fa)成熟(shu)、競爭(zheng)日趨充分,留給研發(fa)制(zhi)造競爭(zheng)力有限的車(che)企的生存空(kong)間(jian)將(jiang)(jiang)越來越小。有觀點認為,未來我國汽車(che)產業從整(zheng)體(ti)上看將(jiang)(jiang)面(mian)臨產能(neng)過剩風(feng)險(xian),競爭(zheng)力不(bu)強的車(che)企可能(neng)會被(bei)市場(chang)淘汰,產業集中度(du)或(huo)將(jiang)(jiang)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八:人才重構

進(jin)入(ru)2021年,逐步站穩腳跟(gen)的新勢力造車企業正(zheng)在加速“招兵買馬”。

今年(nian)以來,原極狐(hu)汽(qi)車(che)(che)(che)總裁于立國正式入職小米汽(qi)車(che)(che)(che);前福特中(zhong)國電(dian)動車(che)(che)(che)事業(ye)部首(shou)(shou)席運營官朱江加盟集度汽(qi)車(che)(che)(che);華為汽(qi)車(che)(che)(che)BU首(shou)(shou)席功(gong)能(neng)安(an)全專家佘(she)曉(xiao)麗則選擇加入蔚來擔(dan)任算法研究(jiu)的內(nei)部專家……越來越多(duo)的汽(qi)車(che)(che)(che)人才開(kai)始涌向(xiang)電(dian)動智能(neng)車(che)(che)(che)賽道。

據汽車行(xing)業獵頭透露(lu),為吸引(yin)更多人才,造車新(xin)勢力(li)在軟件(jian)研發、自動(dong)駕駛等崗位(wei)的(de)薪資會較傳統(tong)車企高出30%~100%不等。

面對“新四化”對汽車產業(ye)(ye)帶來的變革,主流車企也在(zai)2021年加強調(diao)整企業(ye)(ye)人(ren)才結構。減少員工(gong)縮減成本,向未來新賽道投(tou)資已成為不少汽車制造商的選(xuan)擇。

如,今年11月(yue)初,大眾(zhong)汽(qi)車(che)(che)集團管理董事會(hui)主席迪斯在大眾(zhong)舉辦的員(yuan)工會(hui)議上(shang)表示,大眾(zhong)未來(lai)的工作崗位會(hui)再次(ci)減少,汽(qi)車(che)(che)發展方向(xiang)應該是電動化(hua)和數(shu)字化(hua)。在此之前,本(ben)田汽(qi)車(che)(che)、福特汽(qi)車(che)(che)都為了(le)轉(zhuan)型而推進員(yuan)工換代。如,本(ben)田汽(qi)車(che)(che)針對(dui)55歲以上(shang)員(yuan)工征集了(le)2000多名提前退休人員(yuan)。

汽(qi)車(che)(che)人才重構背后(hou),汽(qi)車(che)(che)的邊界(jie)也(ye)在拓寬和重塑。一(yi)方面全新的汽(qi)車(che)(che)不再是變(bian)速箱、發(fa)動機構成的機械(xie)產物;另(ling)一(yi)方面,汽(qi)車(che)(che)的作(zuo)用也(ye)由(you)代步(bu)工具(ju)開(kai)始向出行空(kong)間轉變(bian)。

據《智能網聯汽(qi)車(che)產(chan)業人(ren)才(cai)需求預(yu)測(ce)報告》分析,2025年智能網聯汽(qi)車(che)科技人(ren)才(cai)需求量為9.2萬~11.6萬人(ren),而(er)2025年智能網聯汽(qi)車(che)研(yan)發人(ren)才(cai)存量約為7.2萬人(ren),當年高校(xiao)可(ke)供給人(ren)才(cai)僅為7300人(ren),人(ren)才(cai)凈缺口達(da)3.7萬人(ren)。

5974526030293255168.png

制圖:每經(jing)記者(zhe) 黃(huang)辛旭

“人(ren)才荒”之下,“高(gao)(gao)薪(xin)”成(cheng)為(wei)車企挖人(ren)的(de)重(zhong)要特點。據主機(ji)廠的(de)HR與汽車行業獵頭透露,人(ren)工智能、大數據等(deng)研(yan)發崗(gang)位的(de)應屆生稅前工資普遍在1.2萬(wan)~1.6萬(wan)元(yuan)(yuan)之間,甚至還有股票(piao)期權的(de)激勵。BOSS直(zhi)聘網(wang)站顯示,系(xi)統(tong)基礎軟件(jian)工程(cheng)師、智能座艙、AI算法工程(cheng)師等(deng)成(cheng)為(wei)蔚(yu)來、上(shang)汽集團、奇瑞汽車等(deng)企業的(de)熱(re)招崗(gang)位。其中,蔚(yu)來為(wei)通(tong)信(xin)網(wang)絡(luo)首席架構最(zui)高(gao)(gao)開出18萬(wan)元(yuan)(yuan)月薪(xin);奇瑞汽車為(wei)ADAS軟件(jian)開發經理最(zui)高(gao)(gao)開出7.5萬(wan)元(yuan)(yuan)月薪(xin)。

7525672904043298816.png

制圖(tu):每經記(ji)者 黃(huang)辛旭(xu)

即便重(zhong)金挖人(ren)(ren),行業中復合型人(ren)(ren)才(cai)和優秀的(de)跨界技術人(ren)(ren)才(cai)短(duan)期缺口仍舊較大。無(wu)法招聘到對口員工時,擁有(you)創新、用戶導向能(neng)力(li)(li)的(de)人(ren)(ren)才(cai)成為車(che)企(qi)看(kan)(kan)重(zhong)的(de)“潛力(li)(li)股”。從短(duan)期來看(kan)(kan),盤活(huo)現(xian)有(you)的(de)存量(liang)人(ren)(ren)才(cai)成為車(che)企(qi)最行之有(you)效的(de)策略。而(er)從長期來看(kan)(kan),培育新的(de)人(ren)(ren)才(cai)將是企(qi)業、高(gao)校發力(li)(li)的(de)重(zhong)點(dian)。

關鍵詞九:鋰漲價

2021年,鋰站上(shang)了風口。

上(shang)海有(you)色金屬現貨價(jia)(jia)格顯示,12月20日,電(dian)池級碳酸鋰報價(jia)(jia)24.15萬元/噸(dun),價(jia)(jia)格單(dan)日漲(zhang)幅3500元/噸(dun)。11月末電(dian)池級碳酸鋰每噸(dun)價(jia)(jia)格突破(po)20萬元,12月價(jia)(jia)格繼續走高,本月累計漲(zhang)幅超18.38%,與去年(nian)同期(qi)相比,漲(zhang)幅更是(shi)超400%。

據悉,碳酸鋰(li)處于鋰(li)產業(ye)鏈的中游(you)——冶煉加(jia)工環節,主要用于生(sheng)產磷酸鐵(tie)鋰(li)和(he)三(san)元材(cai)(cai)料(liao)中的中低鎳(nie)正極材(cai)(cai)料(liao)。2021年,我(wo)國(guo)新能源車產銷兩旺,滲透(tou)率快(kuai)速(su)提升;儲(chu)能行(xing)業(ye)也高速(su)發展;上游(you)原料(liao)鋰(li)及電池產量供不(bu)應(ying)求;疊(die)加(jia)我(wo)國(guo)鋰(li)進口依賴度高,受(shou)疫情等(deng)多因素影響,海外鋰(li)礦擴產并未達(da)到預期,鋰(li)價便在供需緊張之下,一(yi)路(lu)飆漲。

與(yu)鋰(li)價(jia)一同上(shang)漲(zhang)的還有鋰(li)資源個股(gu)股(gu)價(jia)。Wind數據顯(xian)示(shi),截至12月20日收盤(pan),10余只概念股(gu)年(nian)內股(gu)價(jia)已(yi)翻倍。江特電機(002176.SZ)累計上(shang)漲(zhang)464.34%,漲(zhang)幅(fu)(fu)居首;西藏(zang)(zang)礦業(ye)(000762.SZ)以287.83%的漲(zhang)幅(fu)(fu)次之;西藏(zang)(zang)珠峰(600338.SH)、兆新股(gu)份(002256.SZ)、西藏(zang)(zang)城投(300432.SZ)等個股(gu)漲(zhang)幅(fu)(fu)也均在200%以上(shang)。

1171890649281332224.png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根據高工產業(ye)研究院(GGII)預測,2025年全球動(dong)力及儲能(neng)(neng)電池出貨(huo)量將達(da)到(dao)1516GWh。按(an)照1萬噸碳酸(suan)鋰加(jia)工產能(neng)(neng)可滿足15GWh電池需(xu)求估算,將衍生出101萬噸的碳酸(suan)鋰產能(neng)(neng)需(xu)求。目前(qian)整個鋰資源行業(ye)已處于(yu)供需(xu)失衡的狀態,價(jia)格持續上行。未(wei)來隨著供需(xu)缺口的拉大,市(shi)場供應與價(jia)格演變(bian)形勢(shi)將更(geng)加(jia)嚴峻,相(xiang)關企業(ye)正在(zai)加(jia)緊擴產。

2021年(nian)12月(yue)9日,天(tian)(tian)奇股份(002009.SZ)在互動(dong)平臺表(biao)示(shi),自2021年(nian)8月(yue)擴(kuo)產后,公司碳酸(suan)鋰的(de)產能可達每月(yue)180噸(dun)~200噸(dun)。除此之(zhi)外(wai),11月(yue)至今,已有富臨(lin)精工(300432.SZ)、川發(fa)龍(long)蟒(002312.SZ)、中銀絨業(ye)(000982.SZ)、天(tian)(tian)原股份(002386.SZ)等10余家上(shang)市公司發(fa)布公告,擬加速磷(lin)酸(suan)鐵鋰相(xiang)關(guan)項目投建(jian)擴(kuo)產,預計將(jiang)對上(shang)游鋰需求形成提振(zhen)。

與此同時(shi),鋰(li)資(zi)(zi)源的(de)全球競爭也進入白熱化,產業鏈(lian)相(xiang)關公(gong)(gong)司(si)紛(fen)紛(fen)開(kai)啟“奪礦”之旅。2021年,西藏珠峰與阿(a)根(gen)廷薩(sa)爾(er)塔省(sheng)政府正(zheng)式(shi)(shi)簽署了(le)《薩(sa)爾(er)塔省(sheng)鹽湖(hu)(hu)資(zi)(zi)源工業化開(kai)發項目(mu)投資(zi)(zi)協議》,公(gong)(gong)司(si)在阿(a)根(gen)廷規劃總投資(zi)(zi)額17億美元的(de)兩個鹽湖(hu)(hu)開(kai)發項目(mu)正(zheng)式(shi)(shi)啟動(dong);贛(gan)鋒鋰(li)業(002460.SZ)通過全資(zi)(zi)孫公(gong)(gong)司(si)荷蘭贛(gan)鋒向(xiang)國際鋰(li)業收購其(qi)持(chi)有的(de)Litio公(gong)(gong)司(si)8.58%股權。

2021年7月到9月,寧(ning)(ning)德時代(300750.SZ)和贛鋒(feng)鋰(li)(li)(li)業還(huan)圍繞總部(bu)位于(yu)溫哥(ge)華的千禧鋰(li)(li)(li)業的收購上演過(guo)一場“截(jie)胡(hu)之(zhi)戰”。不過(guo)在11月,加(jia)拿大鋰(li)(li)(li)業公司美(mei)洲鋰(li)(li)(li)業宣布將以更高價格收購千禧鋰(li)(li)(li)業,寧(ning)(ning)德時代也(ye)(ye)處在了被(bei)“截(jie)胡(hu)”的位置。而(er)對千禧鋰(li)(li)(li)業高品(pin)位鋰(li)(li)(li)鹽湖(hu)資(zi)源的爭奪也(ye)(ye)從側面印證當(dang)前鋰(li)(li)(li)資(zi)源處于(yu)供(gong)需(xu)緊張狀態,價格不斷攀升的局面或(huo)將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鋰資源有限及鋰電池供不應求及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鋰電池概念的上漲。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2021年以來,鋰電池概念指數期間累計漲幅高達80.82%,遠遠超過同期大盤漲幅,板塊內超八成個股期間累計漲幅跑贏大盤

2962558246437121024.png

制表:每經記(ji)者 孫(sun)磊(lei)

具(ju)體到個股(gu)方面,截至(zhi)12月20日收盤,寧德時代股(gu)價年內漲(zhang)(zhang)幅達(da)85.55%;億緯鋰(li)能(300014.SZ)股(gu)價年內漲(zhang)(zhang)幅達(da)59.80%;國軒高科(002074.SZ)股(gu)價年內漲(zhang)(zhang)幅達(da)44.25%;鵬輝(hui)能源(300438.SZ)股(gu)價年內漲(zhang)(zhang)幅達(da)94.95%。

東方證券認為(wei),未(wei)來鋰電材料和鋰電池將長(chang)期(qi)處于高(gao)增長(chang),而(er)(er)高(gao)增長(chang)的(de)需求與部分(fen)材料產(chan)能擴張(zhang)(zhang)受限(xian)的(de)矛(mao)(mao)盾長(chang)期(qi)存在(zai)(zai)。“矛(mao)(mao)盾的(de)變(bian)化(hua)”在(zai)(zai)未(wei)來的(de)3~5年內會成為(wei)汽車電動化(hua)趨勢加(jia)速(su)完成過(guo)程中的(de)關鍵因素。在(zai)(zai)此背景(jing)下,整個(ge)產(chan)業鏈較好盈利水平(ping)將為(wei)常態,而(er)(er)較好的(de)盈利水平(ping)與產(chan)能的(de)快速(su)擴張(zhang)(zhang)兩者相(xiang)互(hu)促(cu)進(jin),能耗、環保等外部因素致使擴張(zhang)(zhang)受限(xian)也將相(xiang)伴(ban)隨,企業長(chang)期(qi)處于出貨量高(gao)增長(chang)而(er)(er)盈利水平(ping)相(xiang)對(dui)樂觀的(de)大環境下。

關鍵詞十:固態電池成新風口

進入2021年以(yi)來(lai),固態(tai)電池(chi)正成為不少車企(qi)和(he)電池(chi)企(qi)業新技(ji)術路線的方向。

據了解,固(gu)態電(dian)池(chi)使用固(gu)體電(dian)解質替代了傳統(tong)(tong)鋰電(dian)池(chi)的(de)電(dian)解液(ye)和隔膜,與傳統(tong)(tong)鋰電(dian)池(chi)相比(bi),固(gu)態電(dian)池(chi)更安(an)全、能量密度也(ye)更高、循環性(xing)能更強(qiang),所以(yi)固(gu)態電(dian)池(chi)被業內認(ren)為(wei)是(shi)較為(wei)理想的(de)下(xia)一(yi)代電(dian)池(chi)技術體系。

工信部在《中國(guo)制造2025》中指出(chu),“到2025年、2030年,我國(guo)動力電(dian)池單(dan)體(ti)能(neng)量(liang)密度(du)需(xu)分別達到400Wh/kg、500Wh/kg。”

公開數據顯示,液態電(dian)池(chi)(chi)(chi)(chi)能(neng)(neng)量密度(du)上限或為350Wh/kg,難(nan)以(yi)滿足(zu)能(neng)(neng)量密度(du)提升的最終要求。此外,傳統液態鋰(li)離(li)子(zi)電(dian)池(chi)(chi)(chi)(chi)容(rong)易發生(sheng)電(dian)解液泄露(lu)、電(dian)極短(duan)路等現象,且液態鋰(li)離(li)子(zi)電(dian)池(chi)(chi)(chi)(chi)使用金屬鋰(li)作為負極提升能(neng)(neng)量密度(du),安全性受到詬病,固態電(dian)池(chi)(chi)(chi)(chi)可以(yi)有(you)效解決這些問(wen)題,安全性能(neng)(neng)更好。

1466418672760343552.png

制(zhi)圖:每經記(ji)者(zhe) 孫(sun)桐桐

隨著固(gu)態電(dian)(dian)池(chi)(chi)成為(wei)風口,奔馳、寶馬、福(fu)特、豐(feng)田等傳統跨國車企(qi)巨頭(tou)著手布(bu)局固(gu)態電(dian)(dian)池(chi)(chi)領域。寶馬集(ji)團計劃于(yu)明年(nian)(nian)(nian)(nian)開始進(jin)行固(gu)態電(dian)(dian)池(chi)(chi)原型(xing)(xing)車的(de)測試與(yu)集(ji)成,計劃于(yu)2025年(nian)(nian)(nian)(nian)前推(tui)出原型(xing)(xing)車,2030年(nian)(nian)(nian)(nian)前量產;梅賽(sai)德斯(si)-奔馳計劃于(yu)2022年(nian)(nian)(nian)(nian)開始測試固(gu)態電(dian)(dian)池(chi)(chi)原型(xing)(xing),未來五年(nian)(nian)(nian)(nian)內量產上(shang)路;大眾(zhong)汽(qi)車集(ji)團則宣布(bu)將在2025年(nian)(nian)(nian)(nian)使用(yong)固(gu)態電(dian)(dian)池(chi)(chi);福(fu)特汽(qi)車將于(yu)明年(nian)(nian)(nian)(nian)開始測試產品,2025至2030年(nian)(nian)(nian)(nian)間進(jin)入道路實測;豐(feng)田汽(qi)車計劃到(dao)2030年(nian)(nian)(nian)(nian)前,全固(gu)態電(dian)(dian)池(chi)(chi)要實現持續的(de)、穩(wen)定的(de)生產;日(ri)產汽(qi)車則計劃到(dao)2028財年(nian)(nian)(nian)(nian)推(tui)出搭(da)載全固(gu)態電(dian)(dian)池(chi)(chi)的(de)電(dian)(dian)動(dong)車型(xing)(xing)。

此外(wai),國內車企和電(dian)(dian)(dian)(dian)池供應商(shang)也將目光瞄(miao)準(zhun)固(gu)(gu)態(tai)(tai)(tai)電(dian)(dian)(dian)(dian)池技術(shu)。如,蔚來汽車將于(yu)2022年(nian)四季度推出搭載半(ban)固(gu)(gu)體(ti)(ti)電(dian)(dian)(dian)(dian)池的車型;首批搭載贛鋒鋰(li)業(ye)(ye)半(ban)固(gu)(gu)體(ti)(ti)電(dian)(dian)(dian)(dian)池的東風E70,預(yu)計將在今年(nian)春節前(qian)交付(fu)。同(tong)時,贛鋒鋰(li)業(ye)(ye)也在加緊(jin)第二代(dai)(dai)固(gu)(gu)態(tai)(tai)(tai)鋰(li)電(dian)(dian)(dian)(dian)池的研發工作。不同(tong)于(yu)第一代(dai)(dai)固(gu)(gu)態(tai)(tai)(tai)電(dian)(dian)(dian)(dian)池,第二代(dai)(dai)固(gu)(gu)態(tai)(tai)(tai)電(dian)(dian)(dian)(dian)池基于(yu)高鎳三元正極(ji)、含金屬鋰(li)負極(ji)材料(liao)。目前(qian)該產品能量密度超(chao)過350Wh/kg,循環(huan)壽命(ming)接(jie)近(jin)400次。

7604261836826967040.png

制圖:每經記者 孫桐桐

此外,北汽藍谷也宣布(bu)完成了第二代(dai)固態(tai)電(dian)(dian)芯開(kai)發、電(dian)(dian)池系(xi)統(tong)臺架測(ce)試驗(yan)(yan)證和(he)整車搭載(zai)驗(yan)(yan)證。同時,規劃(hua)中(zhong)的第三代(dai)固態(tai)電(dian)(dian)池技術計劃(hua)匹(pi)配極狐品(pin)牌(pai)新車型,開(kai)發一款高(gao)安全(不見火)、高(gao)能量密(mi)度(電(dian)(dian)芯能量密(mi)度360Wh/kg)的固態(tai)電(dian)(dian)池,目前處于車型項(xiang)目立(li)項(xiang)過程中(zhong)。

隨著越來越多玩家入局,固態(tai)(tai)電(dian)(dian)池(chi)的(de)商業化(hua)落地(di)應用也在(zai)快速推(tui)進中(zhong)。中(zhong)國科學院(yuan)院(yuan)士歐陽明高認為,固態(tai)(tai)電(dian)(dian)池(chi)真正投入大(da)(da)(da)規(gui)模商業應用大(da)(da)(da)概(gai)在(zai)2025年(nian)(nian)~2030年(nian)(nian)。當(dang)前,鋰(li)(li)離(li)子(zi)電(dian)(dian)池(chi)的(de)比能量(liang)(liang)上限大(da)(da)(da)約是300Wh/kg。2025年(nian)(nian)將(jiang)出(chu)現(xian)與(yu)現(xian)有液(ye)態(tai)(tai)電(dian)(dian)解質鋰(li)(li)離(li)子(zi)電(dian)(dian)池(chi)比能量(liang)(liang)大(da)(da)(da)體相當(dang)的(de)第一(yi)代全固態(tai)(tai)電(dian)(dian)池(chi)。2030年(nian)(nian)后,將(jiang)出(chu)現(xian)第二代采用新型正負極材料的(de)全固態(tai)(tai)電(dian)(dian)池(chi),比能量(liang)(liang)會提升到500Wh/kg。

2021汽車十大關鍵詞點評

師建華

中國汽車工(gong)業協會副(fu)秘書(shu)長

1847440363371597824.jpeg

2021年(nian)對(dui)國內汽車行業(ye)而言是不平凡(fan)的一年(nian)。回望這一年(nian),中國汽車工業(ye)協會副秘(mi)書長師建華認(ren)為(wei),“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幅提升”、“碳中和(he)”、“鋰價瘋漲”和(he)“固(gu)態電池”都(dou)是汽車領(ling)域的關鍵詞。

“今(jin)年(nian)(nian),我(wo)(wo)國(guo)新能源(yuan)汽車的(de)發展勢頭(tou)非常好(hao),增(zeng)長(chang)(chang)(chang)速(su)(su)度(du)遠遠高(gao)于(yu)傳(chuan)統燃油車的(de)增(zeng)長(chang)(chang)(chang)速(su)(su)度(du)。按照現在的(de)數(shu)據,今(jin)年(nian)(nian)我(wo)(wo)國(guo)新能源(yuan)車達到300萬輛的(de)銷量是(shi)可(ke)以期待的(de)。明年(nian)(nian),我(wo)(wo)認為(wei)國(guo)內新能源(yuan)車還(huan)會保持良好(hao)的(de)增(zeng)長(chang)(chang)(chang)勢頭(tou)。”師建華表示。

數據顯示(shi),自今(jin)年上(shang)半(ban)年以來,國內新能(neng)源(yuan)汽(qi)車就保持高歌猛進的(de)態勢,僅上(shang)半(ban)年累計產銷量(liang)就雙雙突(tu)破120萬輛,與2019年全年銷量(liang)持平。與此同時,國內新能(neng)源(yuan)汽(qi)車市場滲透率(lv)也由今(jin)年年初的(de)5.4%提升至今(jin)年上(shang)半(ban)年的(de)9.4%。而在今(jin)年6月,國內新能(neng)源(yuan)汽(qi)車市場滲透率(lv)已(yi)超(chao)12%。

師(shi)建(jian)華認為(wei),隨著新能(neng)源(yuan)汽(qi)車產(chan)品(pin)品(pin)質不(bu)斷提(ti)升、產(chan)業鏈逐步完(wan)善,消(xiao)費者認可度(du)也得到(dao)提(ti)高,新能(neng)源(yuan)汽(qi)車產(chan)業迎來(lai)市場化發展階段。

在新能源汽車(che)快速發展(zhan)的(de)大背景下,產業對上(shang)游(you)原(yuan)材料(liao)的(de)需求量不斷(duan)增大,尤其(qi)是鋰資源今年可謂站上(shang)了風(feng)口。

上海有色金屬現貨(huo)價格顯示,12月20日,電(dian)池級碳酸鋰報價24.15萬元(yuan)(yuan)/噸,價格單(dan)日漲幅3500元(yuan)(yuan)/噸。11月末電(dian)池級碳酸鋰每噸價格突破(po)20萬元(yuan)(yuan),12月價格繼續(xu)走高,月內累計漲幅超(chao)18.38%,與去年同期(qi)相比,漲幅更是超(chao)400%。

“鋰漲價既(ji)是影(ying)響(xiang)電動汽車市場化發展(zhan)的供需(xu)矛盾問題,又給(gei)電動汽車可持續發展(zhan)的關鍵(jian)——動力電池技術提出(chu)了新的課題。”師建華認為。

同時,固態(tai)電(dian)(dian)(dian)池(chi)也在今(jin)年迎來新(xin)的(de)(de)風口,各大車(che)(che)企(qi)、電(dian)(dian)(dian)池(chi)供(gong)應商都在紛(fen)(fen)紛(fen)(fen)布局。“固態(tai)電(dian)(dian)(dian)池(chi)是(shi)電(dian)(dian)(dian)動汽車(che)(che)技術和(he)產(chan)品升(sheng)級的(de)(de)機會,也是(shi)新(xin)能源(yuan)汽車(che)(che)市場化競爭的(de)(de)新(xin)賽道(dao)。”師建華(hua)表示。

而對于“碳(tan)中和(he)”,師(shi)建(jian)華認為(wei),在(zai)雙碳(tan)目標的推動下(xia),汽車產業(ye)(ye)也在(zai)加速向(xiang)綠(lv)色可(ke)持續發展(zhan)轉型,“碳(tan)中和(he)”將助力汽車產業(ye)(ye)結(jie)構優化轉型升(sheng)級(ji)。

崔東樹

全國乘用車市場(chang)信息聯(lian)席會秘書長

6929626866880424960.jpeg

全國乘用車(che)(che)市場(chang)信息聯席會(hui)秘書長崔東樹認為(wei)“缺芯”、“國產(chan)智能車(che)(che)崛起”和(he)“人才重構”都是汽車(che)(che)領(ling)域的關(guan)鍵(jian)詞。

“‘缺(que)芯(xin)’對汽(qi)(qi)車(che)產(chan)業(ye)影響巨大,是一件‘利弊參半’的事情。一方面(mian),汽(qi)(qi)車(che)產(chan)量(liang)受到了影響,暴露了國內(nei)汽(qi)(qi)車(che)產(chan)業(ye)鏈的短(duan)板;另一方面(mian),‘缺(que)芯(xin)’也(ye)提醒了我們要(yao)加大產(chan)業(ye)安全意(yi)識,并(bing)促進(jin)了自主(zhu)芯(xin)片的崛起。”崔東樹認(ren)為應該客(ke)觀看待芯(xin)片供(gong)應短(duan)缺(que)事件。

“缺芯”浪潮下,崔東樹認為(wei)受(shou)到芯片(pian)短缺影響較大的是合(he)資品牌和豪華品牌,而自主品牌則在一(yi)定程度上迎來了“逆襲(xi)”的機會。

“自主(zhu)品牌(pai)在智能(neng)(neng)(neng)電動車(che)(che)領域的(de)表現很(hen)亮眼(yan),這與豪華車(che)(che)形成了差異優勢(shi)。國產智能(neng)(neng)(neng)車(che)(che)的(de)崛起推動了消費觀念的(de)變(bian)化,豪華車(che)(che)和合(he)資品牌(pai)燃(ran)油車(che)(che)在用戶基盤上的(de)優勢(shi)已經被國產智能(neng)(neng)(neng)車(che)(che)沖淡。自主(zhu)品牌(pai)未來在高(gao)端市場(chang)競爭中(zhong)也會占據一定(ding)的(de)優勢(shi)。”崔東樹說。

伴隨(sui)著(zhu)智能車(che)(che)的普(pu)及,崔(cui)東樹(shu)認為(wei)整個汽車(che)(che)人(ren)才結構也(ye)會(hui)迎來(lai)劇烈的變(bian)化:“原來(lai)傳統燃油車(che)(che)的知(zhi)識結構、產品設計理(li)(li)(li)念(nian),以及人(ren)才管理(li)(li)(li)理(li)(li)(li)念(nian)都受到了巨大(da)的沖擊(ji)。汽車(che)(che)行業(ye)面臨著(zhu)研發(fa)體系和人(ren)才管理(li)(li)(li)體系的更新,人(ren)才重構正在進行時(shi)。”

曹鶴

全聯(lian)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xian)公司總裁

3780284339914374144.jpeg

全(quan)聯(lian)車商投資管(guan)理(北京(jing))有限公司(si)總(zong)裁曹鶴認為,“萬(wan)億寧(ning)王”和(he)“華為概念”值得關注。

“今(jin)年(nian)(nian)(nian)包(bao)括(kuo)寧(ning)德時代(dai)(300750.SZ)、華為概念股的小康股份(601127.SH)等在(zai)資本市場的表現均比較亮眼。其(qi)中,寧(ning)德時代(dai)在(zai)2021年(nian)(nian)(nian)實現了(le)市值突破萬億元人民幣(bi),引發輿論高度關注。”不(bu)過(guo),曹鶴認為,近(jin)期(qi)寧(ning)德時代(dai)的股價已經在(zai)回落,這說明新能源汽(qi)(qi)車(che)產業,尤其(qi)是(shi)新能源汽(qi)(qi)車(che)上游的動力電池領域已在(zai)降溫,資本市場最(zui)近(jin)兩年(nian)(nian)(nian)對新能源汽(qi)(qi)車(che)股的炒作已經透支,最(zui)起碼(ma)是(shi)透支了(le)明年(nian)(nian)(nian)上半年(nian)(nian)(nian)的估(gu)值。

“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在(zai)資本(ben)市場的重點應該是(shi)氫能,馬上要開(kai)幕的北京冬奧會將是(shi)催化劑。”曹鶴預判。

此外(wai),2021年華(hua)為(wei)雖已數次(ci)辟(pi)謠不造車,但還是引(yin)發資本(ben)市場異動(dong),比如華(hua)為(wei)概念(nian)股(gu)(gu)中的小康股(gu)(gu)份走勢就(jiu)較(jiao)為(wei)良好。但曹鶴認為(wei),當前多個華(hua)為(wei)概念(nian)股(gu)(gu)之間的股(gu)(gu)價還是有(you)分(fen)化,這與小康股(gu)(gu)份的“身份”有(you)關,其實資本(ben)市場已經提前嗅(xiu)到了某種趨勢。

對于兼(jian)并(bing)重組,曹(cao)鶴認為,今明(ming)兩年可能(neng)只(zhi)集中(zhong)在(zai)新能(neng)源(yuan)汽車(che)領域(yu),還涉(she)及不到整個(ge)汽車(che)行業。隨著(zhu)2022年合資股比限制(zhi)的放開,預計接下來一(yi)些頭部的合資企業會有(you)所行動(dong)。

記者|孫磊(lei)?李碩? 黃辛(xin)旭?孫桐桐?編輯|魏文藝?孫志成?王嘉琦

校對|程鵬

370349453279540224.png

本文來源:NBD汽車(che)

德爾塔(ta)毒株(zhu)還在全球大流(liu)行,奧密克戎毒株(zhu)又(you)火(huo)上(shang)澆油,

點(dian)擊下方圖片或(huo)掃描(miao)下方二維(wei)碼,查(cha)看(kan)最(zui)新疫情數據(ju)↓

3070633164896893952.jpeg

6868062018260703232.jpe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jing)《每日(ri)經(jing)濟新聞(wen)》報社授權(quan),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zuo)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系(xi)我們要(yao)求撤(che)下您的作(zuo)(zuo)品(pin)。 

回望2021, 有哪些瞬間令汽車人動容? 有哪些事件令業內震撼? 為此,我們精心梳理出2021汽車十大關鍵詞, 與讀者一起回顧汽車圈兒的2021年。 2021汽車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六:萬億寧王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極速拉升和儲能領域的快速發展,令電池企業從幕后走入臺前,收獲資本市場和輿論的高度關注。 寧德時代(300750.SZ)作為其中代表,不僅在產銷量上屢創新高,市值也一路高走,拿下創業板頭名位置。截至12月17日,寧德時代今年以來股價上漲81.93%,市值突破1.5萬億元,位列A股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的強勢表現在動力電池相關個股中并非特例。據wind數據顯示,自年初以來,鋰電池指數已上漲90.56%。億緯鋰能(300014.SZ)、國軒高科(002074.SZ)、欣旺達(300207.SZ)等多只個股年內均收獲逾40%漲幅。 制表:每經記者李碩 不僅如此,動力電池上下游產業如鋰礦、鋰電池正負極、鋰電池電解液等板塊今年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皆可謂“炙手可熱”,年內漲幅均超100%,居板塊漲幅榜前列。 事實上,資本市場的“狂熱”有其基本面依據。據SNE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16.2GWh,同比增長116%。其中,寧德時代電池裝機量同比大漲188%至67.5GWh,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23.4%增長至31.2%。比亞迪電池裝機量(002594.SZ)同比增長近兩倍至18.4GWh,市場份額提升2.3個百分點,排名第四。中航鋰電和國軒高科分別位列第7、8位,動力電池裝機量均增長近1.8倍。 國內市場方面,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今年1~11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為128.3GWh,同比累計上升153.1%。其中,裝機量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和LG新能源,五家企業合計市場份額為83.1%。 制圖:每經記者李碩 為搶占不斷高漲的市場需求,各大動力電池企業紛紛開啟擴產之路。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蜂巢能源在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已宣布的未來5年新增產能就超過2TWh,約為今年裝車量的20倍。與前一輪擴產的明顯區別是,新增產能的規模從10GWh級邁向100GWh、1000GWh(TWh)級。 盡管今年動力電池裝機量提升迅猛,但業內普遍認為行業未來仍存廣闊空間。據光大證券預測,到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可達623GWh,國內裝機量可達312GWh,相較今年均有逾4倍增幅。 在此背景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有關動力電池市場的快速擴張和激烈競爭還將持續。 關鍵詞七:兼并重組 隨著國內車市競爭愈發充分,部分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車企處境艱難,兼并重組成為其出路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汽車行業共有67家公司公告完成85起并購事件,完成并購的公司數量占上半年整個汽車行業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為32.37%,并購重組涉及的資金約216.16億元,其中華晨集團的兼并重組進展頗受資本關注。 今年8月,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即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召開第二次債權人大會,會上對寶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意向投資人以16.33億元收購“中華”品牌汽車生產相關部分資產及華晨制造100%股權等三項議案,經由債權人表決全部通過。 此后,華晨集團破產重整計劃草案先后兩度延期。12月3日,華晨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金杯汽車(600609.SH)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沈陽市汽車工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出具的《告知函》,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華晨汽車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至2022年6月3日。 制表:每經記者李碩(數據整理自華晨中國財報) 公告顯示,目前有關方尚未推出對華晨集團重整的全部計劃和方案,華晨集團能否重整成功存在不確定性。重整方案可能對金杯汽車股權結構、控制權等產生一定影響。 與仍存變數的華晨集團不同,此前長時間處于停產狀態的眾泰汽車于近期迎來“曙光”。12月1日,*ST眾泰(000980.SZ)發布公告稱,已收到金華中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裁定批準眾泰汽車重組計劃,同時終止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組程序。 根據重整計劃,*ST眾泰將依法清償債券、債務,重整投資人合計受讓約12.27億股轉增股票,提供8億元資金用于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財務投資人則以1.5元/股,合計受讓8億股轉增股票,共計支付12億元,用于支付各項費用、償債以及再發展。 制表:每經記者李碩(數據整理自公開資料) 據了解,在重整計劃獲得法院批準之后,眾泰汽車重整投資人將從恢復優化傳統業務、升級拓展新業務等方面進行經營方案的整合。在擴展新業務方面,眾泰汽車將側重發展網約車及微型電動車市場。 破產重組以外,部分車企選擇變賣資產自救。比如北京現代因產能無法得到有效利用,其位于北京順義的第一工廠于今年正式“易手”。10月,理想汽車正式宣布接手北京現代第一工廠,整體項目投資超過60億元,于2023年年底投產。 據了解,北京現代第一工廠2002年底起投入生產,年產能30萬輛,曾生產索納塔、途勝、瑞納、伊蘭特等車型。因銷量下滑,該工廠于2019年4月就已停產,成為閑置產能。此前,北京現代第二工廠也被曝出將遭售賣傳聞,不過官方隨后予以否認。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北京現代一家車企,今年以來廣汽三菱、長安馬自達等多家合資品牌銷量均遭遇不同程度下滑。面對來自主流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的“降維打擊”及頭部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上述合資車企的處境愈發艱難,已經出現了逐步被邊緣化的跡象。 事實上,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發展愈發成熟、競爭日趨充分,留給研發制造競爭力有限的車企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有觀點認為,未來我國汽車產業從整體上看將面臨產能過剩風險,競爭力不強的車企可能會被市場淘汰,產業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八:人才重構 進入2021年,逐步站穩腳跟的新勢力造車企業正在加速“招兵買馬”。 今年以來,原極狐汽車總裁于立國正式入職小米汽車;前福特中國電動車事業部首席運營官朱江加盟集度汽車;華為汽車BU首席功能安全專家佘曉麗則選擇加入蔚來擔任算法研究的內部專家……越來越多的汽車人才開始涌向電動智能車賽道。 據汽車行業獵頭透露,為吸引更多人才,造車新勢力在軟件研發、自動駕駛等崗位的薪資會較傳統車企高出30%~100%不等。 面對“新四化”對汽車產業帶來的變革,主流車企也在2021年加強調整企業人才結構。減少員工縮減成本,向未來新賽道投資已成為不少汽車制造商的選擇。 如,今年11月初,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在大眾舉辦的員工會議上表示,大眾未來的工作崗位會再次減少,汽車發展方向應該是電動化和數字化。在此之前,本田汽車、福特汽車都為了轉型而推進員工換代。如,本田汽車針對55歲以上員工征集了2000多名提前退休人員。 汽車人才重構背后,汽車的邊界也在拓寬和重塑。一方面全新的汽車不再是變速箱、發動機構成的機械產物;另一方面,汽車的作用也由代步工具開始向出行空間轉變。 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分析,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科技人才需求量為9.2萬~11.6萬人,而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研發人才存量約為7.2萬人,當年高校可供給人才僅為7300人,人才凈缺口達3.7萬人。 制圖:每經記者黃辛旭 “人才荒”之下,“高薪”成為車企挖人的重要特點。據主機廠的HR與汽車行業獵頭透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研發崗位的應屆生稅前工資普遍在1.2萬~1.6萬元之間,甚至還有股票期權的激勵。BOSS直聘網站顯示,系統基礎軟件工程師、智能座艙、AI算法工程師等成為蔚來、上汽集團、奇瑞汽車等企業的熱招崗位。其中,蔚來為通信網絡首席架構最高開出18萬元月薪;奇瑞汽車為ADAS軟件開發經理最高開出7.5萬元月薪。 制圖:每經記者黃辛旭 即便重金挖人,行業中復合型人才和優秀的跨界技術人才短期缺口仍舊較大。無法招聘到對口員工時,擁有創新、用戶導向能力的人才成為車企看重的“潛力股”。從短期來看,盤活現有的存量人才成為車企最行之有效的策略。而從長期來看,培育新的人才將是企業、高校發力的重點。 關鍵詞九:鋰漲價 2021年,鋰站上了風口。 上海有色金屬現貨價格顯示,12月20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24.15萬元/噸,價格單日漲幅3500元/噸。11月末電池級碳酸鋰每噸價格突破20萬元,12月價格繼續走高,本月累計漲幅超18.38%,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更是超400%。 據悉,碳酸鋰處于鋰產業鏈的中游——冶煉加工環節,主要用于生產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中的中低鎳正極材料。2021年,我國新能源車產銷兩旺,滲透率快速提升;儲能行業也高速發展;上游原料鋰及電池產量供不應求;疊加我國鋰進口依賴度高,受疫情等多因素影響,海外鋰礦擴產并未達到預期,鋰價便在供需緊張之下,一路飆漲。 與鋰價一同上漲的還有鋰資源個股股價。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收盤,10余只概念股年內股價已翻倍。江特電機(002176.SZ)累計上漲464.34%,漲幅居首;西藏礦業(000762.SZ)以287.83%的漲幅次之;西藏珠峰(600338.SH)、兆新股份(002256.SZ)、西藏城投(300432.SZ)等個股漲幅也均在200%以上。 制表:每經記者孫磊 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測,2025年全球動力及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1516GWh。按照1萬噸碳酸鋰加工產能可滿足15GWh電池需求估算,將衍生出101萬噸的碳酸鋰產能需求。目前整個鋰資源行業已處于供需失衡的狀態,價格持續上行。未來隨著供需缺口的拉大,市場供應與價格演變形勢將更加嚴峻,相關企業正在加緊擴產。 2021年12月9日,天奇股份(002009.SZ)在互動平臺表示,自2021年8月擴產后,公司碳酸鋰的產能可達每月180噸~200噸。除此之外,11月至今,已有富臨精工(300432.SZ)、川發龍蟒(002312.SZ)、中銀絨業(000982.SZ)、天原股份(002386.SZ)等10余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擬加速磷酸鐵鋰相關項目投建擴產,預計將對上游鋰需求形成提振。 與此同時,鋰資源的全球競爭也進入白熱化,產業鏈相關公司紛紛開啟“奪礦”之旅。2021年,西藏珠峰與阿根廷薩爾塔省政府正式簽署了《薩爾塔省鹽湖資源工業化開發項目投資協議》,公司在阿根廷規劃總投資額17億美元的兩個鹽湖開發項目正式啟動;贛鋒鋰業(002460.SZ)通過全資孫公司荷蘭贛鋒向國際鋰業收購其持有的Litio公司8.58%股權。 2021年7月到9月,寧德時代(300750.SZ)和贛鋒鋰業還圍繞總部位于溫哥華的千禧鋰業的收購上演過一場“截胡之戰”。不過在11月,加拿大鋰業公司美洲鋰業宣布將以更高價格收購千禧鋰業,寧德時代也處在了被“截胡”的位置。而對千禧鋰業高品位鋰鹽湖資源的爭奪也從側面印證當前鋰資源處于供需緊張狀態,價格不斷攀升的局面或將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鋰資源有限及鋰電池供不應求及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鋰電池概念的上漲。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2021年以來,鋰電池概念指數期間累計漲幅高達80.82%,遠遠超過同期大盤漲幅,板塊內超八成個股期間累計漲幅跑贏大盤。 制表:每經記者孫磊 具體到個股方面,截至12月20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年內漲幅達85.55%;億緯鋰能(300014.SZ)股價年內漲幅達59.80%;國軒高科(002074.SZ)股價年內漲幅達44.25%;鵬輝能源(300438.SZ)股價年內漲幅達94.95%。 東方證券認為,未來鋰電材料和鋰電池將長期處于高增長,而高增長的需求與部分材料產能擴張受限的矛盾長期存在。“矛盾的變化”在未來的3~5年內會成為汽車電動化趨勢加速完成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在此背景下,整個產業鏈較好盈利水平將為常態,而較好的盈利水平與產能的快速擴張兩者相互促進,能耗、環保等外部因素致使擴張受限也將相伴隨,企業長期處于出貨量高增長而盈利水平相對樂觀的大環境下。 關鍵詞十:固態電池成新風口 進入2021年以來,固態電池正成為不少車企和電池企業新技術路線的方向。 據了解,固態電池使用固體電解質替代了傳統鋰電池的電解液和隔膜,與傳統鋰電池相比,固態電池更安全、能量密度也更高、循環性能更強,所以固態電池被業內認為是較為理想的下一代電池技術體系。 工信部在《中國制造2025》中指出,“到2025年、2030年,我國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需分別達到400Wh/kg、500Wh/kg。” 公開數據顯示,液態電池能量密度上限或為350Wh/kg,難以滿足能量密度提升的最終要求。此外,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容易發生電解液泄露、電極短路等現象,且液態鋰離子電池使用金屬鋰作為負極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受到詬病,固態電池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安全性能更好。 制圖:每經記者孫桐桐 隨著固態電池成為風口,奔馳、寶馬、福特、豐田等傳統跨國車企巨頭著手布局固態電池領域。寶馬集團計劃于明年開始進行固態電池原型車的測試與集成,計劃于2025年前推出原型車,2030年前量產;梅賽德斯-奔馳計劃于2022年開始測試固態電池原型,未來五年內量產上路;大眾汽車集團則宣布將在2025年使用固態電池;福特汽車將于明年開始測試產品,2025至2030年間進入道路實測;豐田汽車計劃到2030年前,全固態電池要實現持續的、穩定的生產;日產汽車則計劃到2028財年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型。 此外,國內車企和電池供應商也將目光瞄準固態電池技術。如,蔚來汽車將于2022年四季度推出搭載半固體電池的車型;首批搭載贛鋒鋰業半固體電池的東風E70,預計將在今年春節前交付。同時,贛鋒鋰業也在加緊第二代固態鋰電池的研發工作。不同于第一代固態電池,第二代固態電池基于高鎳三元正極、含金屬鋰負極材料。目前該產品能量密度超過350Wh/kg,循環壽命接近400次。 制圖:每經記者孫桐桐 此外,北汽藍谷也宣布完成了第二代固態電芯開發、電池系統臺架測試驗證和整車搭載驗證。同時,規劃中的第三代固態電池技術計劃匹配極狐品牌新車型,開發一款高安全(不見火)、高能量密度(電芯能量密度360Wh/kg)的固態電池,目前處于車型項目立項過程中。 隨著越來越多玩家入局,固態電池的商業化落地應用也在快速推進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為,固態電池真正投入大規模商業應用大概在2025年~2030年。當前,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上限大約是300Wh/kg。2025年將出現與現有液態電解質鋰離子電池比能量大體相當的第一代全固態電池。2030年后,將出現第二代采用新型正負極材料的全固態電池,比能量會提升到500Wh/kg。 2021汽車十大關鍵詞點評 師建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2021年對國內汽車行業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回望這一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幅提升”、“碳中和”、“鋰價瘋漲”和“固態電池”都是汽車領域的關鍵詞。 “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非常好,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傳統燃油車的增長速度。按照現在的數據,今年我國新能源車達到300萬輛的銷量是可以期待的。明年,我認為國內新能源車還會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師建華表示。 數據顯示,自今年上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就保持高歌猛進的態勢,僅上半年累計產銷量就雙雙突破120萬輛,與2019年全年銷量持平。與此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也由今年年初的5.4%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9.4%。而在今年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超12%。 師建華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產品品質不斷提升、產業鏈逐步完善,消費者認可度也得到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市場化發展階段。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產業對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尤其是鋰資源今年可謂站上了風口。 上海有色金屬現貨價格顯示,12月20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24.15萬元/噸,價格單日漲幅3500元/噸。11月末電池級碳酸鋰每噸價格突破20萬元,12月價格繼續走高,月內累計漲幅超18.38%,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更是超400%。 “鋰漲價既是影響電動汽車市場化發展的供需矛盾問題,又給電動汽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電池技術提出了新的課題。”師建華認為。 同時,固態電池也在今年迎來新的風口,各大車企、電池供應商都在紛紛布局。“固態電池是電動汽車技術和產品升級的機會,也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競爭的新賽道。”師建華表示。 而對于“碳中和”,師建華認為,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汽車產業也在加速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型,“碳中和”將助力汽車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 崔東樹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缺芯”、“國產智能車崛起”和“人才重構”都是汽車領域的關鍵詞。 “‘缺芯’對汽車產業影響巨大,是一件‘利弊參半’的事情。一方面,汽車產量受到了影響,暴露了國內汽車產業鏈的短板;另一方面,‘缺芯’也提醒了我們要加大產業安全意識,并促進了自主芯片的崛起。”崔東樹認為應該客觀看待芯片供應短缺事件。 “缺芯”浪潮下,崔東樹認為受到芯片短缺影響較大的是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而自主品牌則在一定程度上迎來了“逆襲”的機會。 “自主品牌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的表現很亮眼,這與豪華車形成了差異優勢。國產智能車的崛起推動了消費觀念的變化,豪華車和合資品牌燃油車在用戶基盤上的優勢已經被國產智能車沖淡。自主品牌未來在高端市場競爭中也會占據一定的優勢。”崔東樹說。 伴隨著智能車的普及,崔東樹認為整個汽車人才結構也會迎來劇烈的變化:“原來傳統燃油車的知識結構、產品設計理念,以及人才管理理念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汽車行業面臨著研發體系和人才管理體系的更新,人才重構正在進行時。” 曹鶴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認為,“萬億寧王”和“華為概念”值得關注。 “今年包括寧德時代(300750.SZ)、華為概念股的小康股份(601127.SH)等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均比較亮眼。其中,寧德時代在2021年實現了市值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引發輿論高度關注。”不過,曹鶴認為,近期寧德時代的股價已經在回落,這說明新能源汽車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上游的動力電池領域已在降溫,資本市場最近兩年對新能源汽車股的炒作已經透支,最起碼是透支了明年上半年的估值。 “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資本市場的重點應該是氫能,馬上要開幕的北京冬奧會將是催化劑。”曹鶴預判。 此外,2021年華為雖已數次辟謠不造車,但還是引發資本市場異動,比如華為概念股中的小康股份走勢就較為良好。但曹鶴認為,當前多個華為概念股之間的股價還是有分化,這與小康股份的“身份”有關,其實資本市場已經提前嗅到了某種趨勢。 對于兼并重組,曹鶴認為,今明兩年可能只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涉及不到整個汽車行業。隨著2022年合資股比限制的放開,預計接下來一些頭部的合資企業會有所行動。 記者|孫磊李碩黃辛旭孫桐桐編輯|魏文藝孫志成王嘉琦 校對|程鵬 本文來源:NBD汽車 德爾塔毒株還在全球大流行,奧密克戎毒株又火上澆油, 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歡(huan)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