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ji)新聞(wen) 2023-10-30 12:34:47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環球(qiu)網10月30日(ri)援引(yin)“今日(ri)俄羅斯”(RT)網站報道,當地時間29日(ri),俄羅斯達吉(ji)斯坦共和國(guo)的(de)馬(ma)哈(ha)奇卡拉(la)機場爆發反(fan)猶太人的(de)抗(kang)議活(huo)動,騷亂引(yin)發防暴警察被派往現場。
RT稱,馬哈奇卡拉機場騷亂的起因是當地社交媒體上出現的謠言,稱一架從特拉維夫飛往馬哈奇卡拉的航班上載有一群“猶太難民”。隨后,大批憤怒的抗議者聚集在機場,尋找所謂的“猶太難民”。從現場視頻來看,一些騷亂參與者更是闖入了機場的安檢區域和停機坪。隨后,俄羅斯的防暴警察趕到,穩住了局面,并關閉了機場。
據(ju)參考消息(xi)援(yuan)引(yin)路透(tou)社報道(dao),達吉斯(si)(si)坦領(ling)導(dao)人(ren)(ren)梅利科夫(fu)譴責暴民的(de)行為,并發誓予以懲罰。報道(dao)稱,路透(tou)社取(qu)得的(de)視(shi)頻(pin)顯示(shi),示(shi)威者(zhe)多為年輕(qing)人(ren)(ren),他們在機場(chang)里揮舞巴(ba)勒(le)斯(si)(si)坦旗幟,打破(po)玻璃門。機場(chang)外另(ling)有一(yi)群人(ren)(ren)用力搖(yao)晃一(yi)輛白色卡(ka)車,卡(ka)車上印(yin)有巡(xun)邏隊的(de)俄(e)文縮寫。另(ling)據(ju)法新社報道(dao),社交媒體平臺和今日俄(e)羅斯(si)(si)電視(shi)臺發布(bu)的(de)視(shi)頻(pin)顯示(shi),在這起事件中(zhong),一(yi)些示(shi)威者(zhe)還跑到該機場(chang)的(de)跑道(dao)上。當地(di)衛生部門說,約20人(ren)(ren)在事件中(zhong)受傷,其(qi)中(zhong)兩人(ren)(ren)傷勢嚴重(zhong)。
在騷亂(luan)發生(sheng)后,烏(wu)克蘭(lan)、美國以(yi)及以(yi)色(se)(se)列方面都迅速(su)對此事做出表態。其中,烏(wu)克蘭(lan)總統澤連(lian)斯(si)(si)基不(bu)僅(jin)立刻指控俄(e)羅(luo)斯(si)(si)是在故意(yi)煽動(dong)反猶太(tai)(tai)人(ren)的仇(chou)視(shi)情緒,還說俄(e)羅(luo)斯(si)(si)國內(nei)仇(chou)視(shi)猶太(tai)(tai)人(ren)的情緒是隨處泛濫的。美國和以(yi)色(se)(se)列政府也都紛紛對俄(e)羅(luo)斯(si)(si)進行了抨擊。
針對(dui)目前日益(yi)緊張的巴以局勢,俄羅斯頻(pin)頻(pin)表(biao)態(tai)。
據(ju)央視新聞10月29日消息,當(dang)(dang)地時間28日,俄(e)(e)羅(luo)斯外(wai)長拉(la)夫(fu)羅(luo)夫(fu)表示,以色(se)列(lie)對(dui)加沙地帶(dai)的(de)轟炸違反(fan)了國際(ji)法,如果加沙地帶(dai)被摧毀,當(dang)(dang)地居民被趕出家(jia)園,這將可能造成幾十年甚(shen)至更長久的(de)災難。拉(la)夫(fu)羅(luo)夫(fu)稱,俄(e)(e)方與以色(se)列(lie)方面(mian)保持著溝通(tong)并持續向以方傳遞應尋求和平解(jie)決方案的(de)信號。
當地時間10月26日,俄(e)(e)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wa)在新聞(wen)發布會上表示,俄(e)(e)方在莫(mo)斯科與到訪的巴勒斯坦伊斯蘭(lan)抵抗運動(哈馬斯)代(dai)表團舉行了(le)會晤(wu)。
塔斯社援(yuan)引俄外(wai)交(jiao)(jiao)部消息(xi)報道,雙(shuang)方就盡快釋(shi)放被哈馬(ma)斯扣押的人(ren)質問題進行(xing)了(le)接觸,并討論了(le)安排從加(jia)沙撤(che)離(li)俄羅斯和(he)其他外(wai)國公民的相關事宜。俄外(wai)交(jiao)(jiao)部重申了(le)主(zhu)張落實(shi)“兩國方案(an)”的一貫立場,支持(chi)聯(lian)合國安理會(hui)和(he)聯(lian)大通過(guo)的國際(ji)社會(hui)達成(cheng)共識的決議,以1967年邊(bian)界(jie)為基礎,建立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與以色列(lie)和(he)平安全共處(chu)的巴勒斯坦主(zhu)權國家。

塔斯社報道截圖
俄(e)方強(qiang)調,必須盡快(kuai)停火,開放人道主義(yi)走廊,以便進(jin)行(xing)疏散活動,并向(xiang)加沙運送(song)人道主義(yi)援(yuan)助。
以(yi)(yi)色列方(fang)(fang)面(mian)(mian)對(dui)于哈馬斯(si)(si)代表(biao)(biao)團(tuan)訪俄(e)(e)表(biao)(biao)示(shi)(shi)不滿,敦促俄(e)(e)羅(luo)斯(si)(si)驅逐這一(yi)代表(biao)(biao)團(tuan)。俄(e)(e)總統新聞秘書(shu)德米特里(li)·佩斯(si)(si)科夫27日回應(ying)稱,俄(e)(e)方(fang)(fang)認為(wei),有(you)必要與巴以(yi)(yi)沖突各方(fang)(fang)保(bao)持接觸,同時將“繼續與以(yi)(yi)色列對(dui)話”。他還表(biao)(biao)示(shi)(shi),克里(li)姆林宮方(fang)(fang)面(mian)(mian)沒(mei)有(you)與哈馬斯(si)(si)代表(biao)(biao)團(tuan)進行接觸。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總臺環球資訊廣播、參考消息、環球網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每日經濟(ji)新聞》報社授權(quan),嚴(yan)禁轉載(zai)或鏡(jing)像(xiang),違者必究。
讀者熱(re)線:4008890008
特別(bie)提醒(xing):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ru)您不希望作品(pin)出現在(zai)本站,可(ke)聯系我們(men)要(yao)求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