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wen)

港交所IPO募資規模登頂全球的10年嬗變:從工業與消費主導,到科技與醫療行業崛起

每日經濟新(xin)聞 2025-05-26 23:19:31

每經(jing)記者|王海慜 李娜(na)    每經(jing)編輯|董興生    

隨(sui)著寧德時(shi)代(dai)(HK03750,股價314.000港元,市值(zhi)1.43萬億港元)上(shang)市,港交所IPO(首次(ci)公開募股)募資規模(mo)重(zhong)新(xin)成為世界第一。

盡(jin)管近幾年市場幾經起伏,但得益于中(zhong)國新經濟與(yu)科(ke)技企業持(chi)續成長,港交所(suo)2014~2024年IPO累計(ji)募資規模在全球高居首位。

值得注(zhu)意的是,這(zhe)10年時間,港(gang)交所IPO公司的行業(ye)和地(di)區分(fen)布結構(gou)變(bian)(bian)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she)出中國經濟從投資拉(la)動向創新引(yin)領的變(bian)(bian)遷。

據《每日經濟新(xin)聞》記者觀察,2025年以來,港股市場保持強勢,指數漲幅在全球各重要市場中排名居前(qian)。

近期,多家(jia)大(da)型外資機(ji)構也紛(fen)紛(fen)表示看多中(zhong)國(guo)資產。談及(ji)后市(shi)表現(xian),摩根(gen)大(da)通首(shou)席亞洲及(ji)中(zhong)國(guo)股(gu)(gu)票(piao)策略師劉鳴鏑建議逢低(di)吸納,“應該說(shuo),中(zhong)國(guo)股(gu)(gu)票(piao)在2024年(nian)找到(dao)了底,2025年(nian)會繼續向好”。另(ling)外,她坦言(yan),對于中(zhong)國(guo)權益資產,目前更看好港股(gu)(gu)。“無論(lun)從業績還是估(gu)值的(de)(de)角度,我(wo)覺得港股(gu)(gu)可能會更樂觀。越來(lai)越明(ming)顯的(de)(de)是,現(xian)在內地投(tou)資人(ren)也喜歡到(dao)港股(gu)(gu)市(shi)場(chang)來(lai)買(mai)優質(zhi)的(de)(de)成長股(gu)(gu)。”

大型IPO助力募資規模

日前,寧德(de)時(shi)代正式登陸港交(jiao)所,這筆2025年以來全球最(zui)大IPO,也令港交(jiao)所2025年新股募資(zi)額(e)超過600億(yi)港元,大幅超出2024年同期,募資(zi)規模暫居全球首位(wei)。

據Wind(萬得)統計,2025年以(yi)來(截至5月21日(ri)),港交(jiao)(jiao)所IPO募資規模(mo)為84.2億(yi)美(mei)元。與此同時,紐交(jiao)(jiao)所、納斯達克交(jiao)(jiao)易所、上交(jiao)(jiao)所、深交(jiao)(jiao)所的IPO募資規模(mo)分別(bie)為48.71億(yi)美(mei)元、66.24億(yi)美(mei)元、18.3億(yi)美(mei)元、17.6億(yi)美(mei)元。

港(gang)交所(suo)此次能登頂(ding)全(quan)球募資(zi)榜單(dan),大型(xing)IPO是關鍵。2024年上半年,港(gang)交所(suo)有30家左右企業首發(fa)上市,但由于缺乏大型(xing)IPO,IPO平均(jun)募資(zi)額僅為4.3億(yi)港(gang)元(yuan),所(suo)以募資(zi)規模整體不大。

如今,除已經上(shang)市(shi)的寧(ning)德時代外,港(gang)交所還有多個大(da)型IPO在路上(shang)。根據(ju)《每(mei)日經濟新(xin)聞》記者不完全統(tong)計(ji),2024年(nian)以來,A股上(shang)市(shi)公(gong)(gong)司(si)赴港(gang)上(shang)市(shi)步伐加快,包(bao)括恒瑞醫藥、海天味業、安井食(shi)品、百利天恒、三(san)花智控、東鵬飲料、賽力斯等熱門A股公(gong)(gong)司(si)已向(xiang)港(gang)交所遞(di)表。其(qi)中,恒瑞醫藥5月(yue)23日正式登陸(lu)港(gang)股。

值得(de)關注的是,據業(ye)內反(fan)饋,相(xiang)比(bi)小型(xing)企(qi)業(ye),大型(xing)企(qi)業(ye)在港(gang)交所(suo)的IPO之路會更(geng)加順暢。近日,某頭部券商國際(ji)子公(gong)司(si)投行(xing)人士向記(ji)者表示,2025年以來,港(gang)股IPO堪稱“井噴”,大型(xing)項目(mu)扎(zha)堆,港(gang)交所(suo)在審核(he)上(shang)也(ye)更(geng)偏向于為大型(xing)企(qi)業(ye)提供一些(xie)便(bian)利。“我(wo)們(men)(men)切身體會比(bi)較明(ming)顯,對(dui)于大市(shi)值的公(gong)司(si),港(gang)交所(suo)給的意(yi)見相(xiang)比(bi)其他公(gong)司(si)而言是‘輕(qing)’了(le)不少,所(suo)以我(wo)們(men)(men)(對(dui)審核(he)文件)回復(fu)速度(du)也(ye)有明(ming)顯提升。”

事實上(shang),港交所(suo)2014~2024年IPO累計融資規模也在全球居首位。

據(ju)Wind統計(ji),2014~2024年,港交(jiao)所(suo)(suo)(suo)IPO累(lei)計(ji)募(mu)(mu)資規模(mo)達到3047.2億(yi)美元(yuan)(yuan)(yuan)。同期,在剔除SPAC(特殊目的收(shou)購公司)后(hou),紐交(jiao)所(suo)(suo)(suo)、納(na)斯(si)達克交(jiao)易所(suo)(suo)(suo)IPO累(lei)計(ji)募(mu)(mu)資規模(mo)分別為(wei)2902.4億(yi)美元(yuan)(yuan)(yuan)、2765.7億(yi)美元(yuan)(yuan)(yuan),均低于港交(jiao)所(suo)(suo)(suo)。此外,2014~2024年,上交(jiao)所(suo)(suo)(suo)、深交(jiao)所(suo)(suo)(suo)、歐洲最(zui)大證(zheng)券(quan)交(jiao)易所(suo)(suo)(suo)倫交(jiao)所(suo)(suo)(suo)IPO累(lei)計(ji)募(mu)(mu)資額分別為(wei)2906.0億(yi)美元(yuan)(yuan)(yuan)、1530.2億(yi)美元(yuan)(yuan)(yuan)和591.9億(yi)美元(yuan)(yuan)(yuan)。

另據統計,2015年(nian)、2016年(nian)、2018年(nian)和2019年(nian),港(gang)交所(suo)均高居全球IPO募(mu)(mu)資金額榜(bang)首。但在2022年(nian)、2023年(nian),港(gang)股IPO一度遇冷,募(mu)(mu)資額大幅下滑。2024年(nian),隨(sui)著美(mei)的(de)集團等(deng)大型IPO落地,港(gang)股IPO再度轉暖。

新經濟與科技成為主力

談及港(gang)股IPO市場的(de)前景,劉鳴鏑日前向記者表示:“香(xiang)(xiang)港(gang)股票的(de)整個生態和機制有(you)其優點,比如(ru)定價機制相對透明,流(liu)動(dong)性也(ye)較好(hao)。有(you)更多(duo)大公司到香(xiang)(xiang)港(gang)上(shang)市,便于(yu)內(nei)地和全(quan)球的(de)投資(zi)人在香(xiang)(xiang)港(gang)找到適合的(de)投資(zi)標的(de)。這方面,在2025年1月13日舉辦的(de)亞洲(zhou)金(jin)(jin)融(rong)論壇上(shang),中(zhong)國(guo)人民(min)銀行(xing)行(xing)長(chang)潘功勝也(ye)有(you)過一些(xie)表述(shu),央行(xing)外管的(de)投資(zi)要往香(xiang)(xiang)港(gang)傾斜。另外,隨(sui)著越來越多(duo)美(mei)國(guo)ADR(美(mei)國(guo)存托憑證)把香(xiang)(xiang)港(gang)作為(wei)第一或者第二(er)上(shang)市所在地以及內(nei)地更多(duo)公司去香(xiang)(xiang)港(gang)上(shang)市,也(ye)有(you)助(zhu)于(yu)把香(xiang)(xiang)港(gang)的(de)金(jin)(jin)融(rong)市場做得更好(hao)。”

在(zai)華興資(zi)本看(kan)來(lai)(lai),未來(lai)(lai)港股IPO市(shi)場的(de)增長前(qian)景將取決于多重因(yin)素的(de)共同作(zuo)用(yong)。首(shou)先(xian),中國經濟(ji)的(de)轉型升級(ji)正孕(yun)育大量(liang)優質上(shang)市(shi)資(zi)源,特別是在(zai)新能(neng)源、人(ren)工智能(neng)、綠(lv)色科技等戰(zhan)略性(xing)新興產(chan)業領域。結(jie)合(he)《香港上(shang)市(shi)規則》第(di)18C章的(de)制度優勢,預計未來(lai)(lai)會有更多相(xiang)關領域企業在(zai)港上(shang)市(shi)。

此(ci)外,中國證監會2024年(nian)4月(yue)推出的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zuo)措施(shi),包括支持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等政策紅利(li),正在顯(xian)著降低“A+H”上市壁壘,預計將有更(geng)多(duo)A股優質企業選擇香港作(zuo)為(wei)國際融資平臺。

然而,華興資(zi)本認為,全球(qiu)流動性環(huan)境和風險偏好變化(hua)等因(yin)素可能(neng)帶來不確定性影響。面(mian)對這一機(ji)遇與挑戰并存的市(shi)場環(huan)境,證券機(ji)構需(xu)加強研究(jiu)及執行能(neng)力,優化(hua)服務(wu)體系,以(yi)滿足新經濟企業的融資(zi)需(xu)求。

日前,在“深港資本市(shi)場(chang)融合發展與(yu)赴(fu)港上(shang)市(shi)專題研討會”上(shang),港交所(suo)環球上(shang)市(shi)服務部副總裁陸琛健表示,新經(jing)濟與(yu)科技企(qi)業成為近(jin)年香(xiang)港IPO市(shi)場(chang)的主導力量。

從行業(ye)(ye)(ye)(ye)分布(bu)(bu)來看,2025年港(gang)股(gu)IPO在(zai)電(dian)氣設備(bei)、消費者(zhe)服務等(deng)行業(ye)(ye)(ye)(ye)表(biao)現(xian)突(tu)出。就(jiu)此現(xian)象,華泰有關負(fu)責(ze)人日前接受《每日經(jing)濟新(xin)(xin)(xin)(xin)聞》記(ji)者(zhe)采(cai)訪表(biao)示:“在(zai)行業(ye)(ye)(ye)(ye)分布(bu)(bu)上(shang),消費類(lei)和創新(xin)(xin)(xin)(xin)型(xing)科(ke)技企(qi)(qi)業(ye)(ye)(ye)(ye)是港(gang)股(gu)近期最(zui)具活力的(de)板(ban)塊之一。消費類(lei)企(qi)(qi)業(ye)(ye)(ye)(ye)涵蓋了潮玩、新(xin)(xin)(xin)(xin)式茶飲(yin)、寵物(wu)、黃金飾(shi)品、化妝品、醫美等(deng)細分賽道,展現(xian)出強勁(jing)的(de)增長潛力。創新(xin)(xin)(xin)(xin)型(xing)科(ke)技企(qi)(qi)業(ye)(ye)(ye)(ye)則覆蓋了人工智能、新(xin)(xin)(xin)(xin)能源與新(xin)(xin)(xin)(xin)材料、機(ji)器人以及高(gao)端制造等(deng)前沿科(ke)技領域(yu),這(zhe)些新(xin)(xin)(xin)(xin)興產(chan)業(ye)(ye)(ye)(ye)、未來產(chan)業(ye)(ye)(ye)(ye)企(qi)(qi)業(ye)(ye)(ye)(ye)在(zai)港(gang)股(gu)上(shang)市,也(ye)帶動(dong)了產(chan)業(ye)(ye)(ye)(ye)鏈企(qi)(qi)業(ye)(ye)(ye)(ye)在(zai)香港(gang)資本市場的(de)布(bu)(bu)局,推(tui)動(dong)港(gang)股(gu)成為科(ke)技創新(xin)(xin)(xin)(xin)企(qi)(qi)業(ye)(ye)(ye)(ye)上(shang)市的(de)重(zhong)要平臺(tai)。”

行業結構加快調整

值得關(guan)注的是,10年以來,不同(tong)時(shi)間段港股新上(shang)市公司的行業結構(gou)存在(zai)明顯差異。

據(ju)Wind統計(ji)(ji),2012~2014年(nian),港股(gu)市(shi)場可選消費、工(gong)業(ye)行業(ye)新上市(shi)公(gong)司數量相對較(jiao)多(duo),如2014年(nian)可選消費行業(ye)有26家(jia)新上市(shi)公(gong)司,工(gong)業(ye)行業(ye)有15家(jia),合(he)計(ji)(ji)占比(bi)達到44%。兩大(da)行業(ye)的港股(gu)上市(shi)熱一直(zhi)延續到2020年(nian)。

《每日經濟(ji)新(xin)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nian)(nian)以來,醫療保健行業發展迅速,港股(gu)新(xin)上市公司數量大幅(fu)增加,從(cong)2012年(nian)(nian)的(de)3家增至(zhi)2018年(nian)(nian)的(de)16家,2021年(nian)(nian)行業高峰時(shi)更(geng)是(shi)達(da)到34家。

2021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在一定程度(du)上可視為(wei)近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港股IPO市場的分水嶺,工業(ye)、房地產(chan)、金融(rong)、可選消(xiao)費等(deng)傳統行業(ye)的IPO數(shu)量均在這一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掉頭向下。其中,房地產(chan)2018~2021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均IPO數(shu)量為(wei)16家(jia)(jia)(jia),2022~2024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均IPO數(shu)量僅為(wei)4家(jia)(jia)(jia);金融(rong)2017~2020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均IPO數(shu)量為(wei)11家(jia)(jia)(jia),2021~2024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均IPO數(shu)量僅為(wei)2.5家(jia)(jia)(jia);工業(ye)2017~2020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均IPO數(shu)量高(gao)達(da)40.75家(jia)(jia)(jia),2021~2024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均IPO數(shu)量只(zhi)有(you)(you)11.75家(jia)(jia)(jia);可選消(xiao)費2017~2020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均IPO數(shu)量達(da)到36.75家(jia)(jia)(jia),2021~2024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年(nian)(nian)(nian)(nian)(nian)(nian)均IPO數(shu)量只(zhi)有(you)(you)10家(jia)(jia)(jia)。

相比之下,近年(nian)(nian)來,信息技術(shu)行業港股(gu)IPO數量(liang)保持穩(wen)步增(zeng)長,2013~2016年(nian)(nian)年(nian)(nian)均(jun)IPO數量(liang)為8.75家,2017~2020年(nian)(nian)年(nian)(nian)均(jun)IPO數量(liang)增(zeng)至(zhi)11.75家,2021~2024年(nian)(nian)年(nian)(nian)均(jun)IPO數量(liang)進一步增(zeng)至(zhi)12.75家。此外,醫療(liao)保健行業港股(gu)IPO在經歷2021年(nian)(nian)的(de)高峰(feng)后(hou),近幾年(nian)(nian)仍(reng)然(ran)較為活躍。

資本市場(chang)作(zuo)為(wei)高效(xiao)進行資源(yuan)配置的(de)場(chang)所(suo),時刻跳動(dong)著經濟的(de)脈搏。上述(shu)幾組港(gang)股IPO數據的(de)變化(hu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she)出近年中國(guo)經濟從(cong)投資拉(la)動(dong)向創新引領的(de)變遷。

此外,2015年以來,從(cong)港股新上市公司歸(gui)屬省(sheng)份來看,各省(sheng)份的港股IPO數量同樣有(you)顯著差異。廣東整體(ti)(ti)表現突出(chu),多年維(wei)持較高數量,2020年有(you)26家,2024年也有(you)18家。上海、北京等(deng)(deng)地也較為(wei)活躍。部分省(sheng)份如甘(gan)肅、遼寧(ning)、黑(hei)龍江、貴州(zhou)等(deng)(deng)地數量較少(shao),個別年份數量為(wei)0,整體(ti)(ti)上市活躍度有(you)待提升(sheng)。

值得一(yi)提的是,在(zai)各內(nei)陸省份中,四(si)川(chuan)表(biao)現突出(chu)。2015~2024年,四(si)川(chuan)共(gong)有26家公(gong)司在(zai)港股IPO,排名內(nei)陸省份首位,超越河(he)北、天津、福建(jian)等(deng)沿海省份。

2025年以(yi)來,全(quan)球資本市場(chang)上演“東升西降(jiang)”戲碼。年初至(zhi)今,港股市場(chang)持續保(bao)持強勢。據統計,截至(zhi)5月21日,在(zai)全(quan)球重(zhong)要指數(shu)(shu)中,恒(heng)生科技指數(shu)(shu)、恒(heng)生指數(shu)(shu)年內漲(zhang)幅分(fen)別為(wei)19.57%、18.78%,排(pai)名第三、第四,而標(biao)普500、納(na)斯(si)達克指數(shu)(shu)分(fen)別小(xiao)幅上漲(zhang)1%及下跌0.87%,排(pai)名靠后。

2015年以來(lai),恒生科技指(zhi)數(shu)漲幅曾分(fen)別在2015年、2017年、2020年領跑(pao)全(quan)球。同期,A股市(shi)場也有不錯的表(biao)現(xian)。

封面圖片(pian)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wen)》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zhuan)載或鏡(jing)像,違者必究。

讀(du)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希(xi)望(wang)作品(pin)出現在本站,可聯(lian)系我們要求撤下(xia)您的作品(pin)。

隨著寧德時代(HK03750,股價314.000港元,市值1.43萬億港元)上市,港交所IPO(首次公開募股)募資規模重新成為世界第一。 盡管近幾年市場幾經起伏,但得益于中國新經濟與科技企業持續成長,港交所2014~2024年IPO累計募資規模在全球高居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這10年時間,港交所IPO公司的行業和地區分布結構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國經濟從投資拉動向創新引領的變遷。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2025年以來,港股市場保持強勢,指數漲幅在全球各重要市場中排名居前。 近期,多家大型外資機構也紛紛表示看多中國資產。談及后市表現,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建議逢低吸納,“應該說,中國股票在2024年找到了底,2025年會繼續向好”。另外,她坦言,對于中國權益資產,目前更看好港股。“無論從業績還是估值的角度,我覺得港股可能會更樂觀。越來越明顯的是,現在內地投資人也喜歡到港股市場來買優質的成長股。” 大型IPO助力募資規模 日前,寧德時代正式登陸港交所,這筆2025年以來全球最大IPO,也令港交所2025年新股募資額超過600億港元,大幅超出2024年同期,募資規模暫居全球首位。 據Wind(萬得)統計,2025年以來(截至5月21日),港交所IPO募資規模為84.2億美元。與此同時,紐交所、納斯達克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的IPO募資規模分別為48.71億美元、66.24億美元、18.3億美元、17.6億美元。 港交所此次能登頂全球募資榜單,大型IPO是關鍵。2024年上半年,港交所有30家左右企業首發上市,但由于缺乏大型IPO,IPO平均募資額僅為4.3億港元,所以募資規模整體不大。 如今,除已經上市的寧德時代外,港交所還有多個大型IPO在路上。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2024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步伐加快,包括恒瑞醫藥、海天味業、安井食品、百利天恒、三花智控、東鵬飲料、賽力斯等熱門A股公司已向港交所遞表。其中,恒瑞醫藥5月23日正式登陸港股。 值得關注的是,據業內反饋,相比小型企業,大型企業在港交所的IPO之路會更加順暢。近日,某頭部券商國際子公司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2025年以來,港股IPO堪稱“井噴”,大型項目扎堆,港交所在審核上也更偏向于為大型企業提供一些便利。“我們切身體會比較明顯,對于大市值的公司,港交所給的意見相比其他公司而言是‘輕’了不少,所以我們(對審核文件)回復速度也有明顯提升。” 事實上,港交所2014~2024年IPO累計融資規模也在全球居首位。 據Wind統計,2014~2024年,港交所IPO累計募資規模達到3047.2億美元。同期,在剔除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后,紐交所、納斯達克交易所IPO累計募資規模分別為2902.4億美元、2765.7億美元,均低于港交所。此外,2014~2024年,上交所、深交所、歐洲最大證券交易所倫交所IPO累計募資額分別為2906.0億美元、1530.2億美元和591.9億美元。 另據統計,2015年、2016年、2018年和2019年,港交所均高居全球IPO募資金額榜首。但在2022年、2023年,港股IPO一度遇冷,募資額大幅下滑。2024年,隨著美的集團等大型IPO落地,港股IPO再度轉暖。 新經濟與科技成為主力 談及港股IPO市場的前景,劉鳴鏑日前向記者表示:“香港股票的整個生態和機制有其優點,比如定價機制相對透明,流動性也較好。有更多大公司到香港上市,便于內地和全球的投資人在香港找到適合的投資標的。這方面,在2025年1月13日舉辦的亞洲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也有過一些表述,央行外管的投資要往香港傾斜。另外,隨著越來越多美國ADR(美國存托憑證)把香港作為第一或者第二上市所在地以及內地更多公司去香港上市,也有助于把香港的金融市場做得更好。” 在華興資本看來,未來港股IPO市場的增長前景將取決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正孕育大量優質上市資源,特別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綠色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結合《香港上市規則》第18C章的制度優勢,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相關領域企業在港上市。 此外,中國證監會2024年4月推出的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包括支持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等政策紅利,正在顯著降低“A+H”上市壁壘,預計將有更多A股優質企業選擇香港作為國際融資平臺。 然而,華興資本認為,全球流動性環境和風險偏好變化等因素可能帶來不確定性影響。面對這一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市場環境,證券機構需加強研究及執行能力,優化服務體系,以滿足新經濟企業的融資需求。 日前,在“深港資本市場融合發展與赴港上市專題研討會”上,港交所環球上市服務部副總裁陸琛健表示,新經濟與科技企業成為近年香港IPO市場的主導力量。 從行業分布來看,2025年港股IPO在電氣設備、消費者服務等行業表現突出。就此現象,華泰有關負責人日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在行業分布上,消費類和創新型科技企業是港股近期最具活力的板塊之一。消費類企業涵蓋了潮玩、新式茶飲、寵物、黃金飾品、化妝品、醫美等細分賽道,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創新型科技企業則覆蓋了人工智能、新能源與新材料、機器人以及高端制造等前沿科技領域,這些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企業在港股上市,也帶動了產業鏈企業在香港資本市場的布局,推動港股成為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的重要平臺。” 行業結構加快調整 值得關注的是,10年以來,不同時間段港股新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存在明顯差異。 據Wind統計,2012~2014年,港股市場可選消費、工業行業新上市公司數量相對較多,如2014年可選消費行業有26家新上市公司,工業行業有15家,合計占比達到44%。兩大行業的港股上市熱一直延續到2020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5年以來,醫療保健行業發展迅速,港股新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從2012年的3家增至2018年的16家,2021年行業高峰時更是達到34家。 2021年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近年港股IPO市場的分水嶺,工業、房地產、金融、可選消費等傳統行業的IPO數量均在這一年掉頭向下。其中,房地產2018~2021年年均IPO數量為16家,2022~2024年年均IPO數量僅為4家;金融2017~2020年年均IPO數量為11家,2021~2024年年均IPO數量僅為2.5家;工業2017~2020年年均IPO數量高達40.75家,2021~2024年年均IPO數量只有11.75家;可選消費2017~2020年年均IPO數量達到36.75家,2021~2024年年均IPO數量只有10家。 相比之下,近年來,信息技術行業港股IPO數量保持穩步增長,2013~2016年年均IPO數量為8.75家,2017~2020年年均IPO數量增至11.75家,2021~2024年年均IPO數量進一步增至12.75家。此外,醫療保健行業港股IPO在經歷2021年的高峰后,近幾年仍然較為活躍。 資本市場作為高效進行資源配置的場所,時刻跳動著經濟的脈搏。上述幾組港股IPO數據的變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近年中國經濟從投資拉動向創新引領的變遷。 此外,2015年以來,從港股新上市公司歸屬省份來看,各省份的港股IPO數量同樣有顯著差異。廣東整體表現突出,多年維持較高數量,2020年有26家,2024年也有18家。上海、北京等地也較為活躍。部分省份如甘肅、遼寧、黑龍江、貴州等地數量較少,個別年份數量為0,整體上市活躍度有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內陸省份中,四川表現突出。2015~2024年,四川共有26家公司在港股IPO,排名內陸省份首位,超越河北、天津、福建等沿海省份。 2025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上演“東升西降”戲碼。年初至今,港股市場持續保持強勢。據統計,截至5月21日,在全球重要指數中,恒生科技指數、恒生指數年內漲幅分別為19.57%、18.78%,排名第三、第四,而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分別小幅上漲1%及下跌0.87%,排名靠后。 2015年以來,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曾分別在2015年、2017年、2020年領跑全球。同期,A股市場也有不錯的表現。
IPO IPO 港交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