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7:22:01
每經編輯|張錦河(he)
據央視新聞,今天(12日)下午,國(guo)務(wu)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財(cai)(cai)政部(bu)(bu)部長藍佛安介紹了“十四五”時期(qi)財政改革發展成效。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國家財政實力大(da)(da)(da)大(da)(da)(da)增強,收入“蛋糕”越來(lai)越大(da),全國一(yi)般(ban)公共(gong)預(yu)(yu)算收入預(yu)(yu)計達到106萬億元,比(bi)“十三五(wu)”時期(qi)增加(jia)17萬億元,增長約19%。支出(chu)強度(du)前所未有,全國一(yi)般(ban)公共(gong)預(yu)(yu)算支出(chu)五(wu)年預(yu)(yu)計超過136萬億元,比(bi)“十三五(wu)”時期(qi)增加(jia)26萬億元,增長24%,更多“真金白銀”投(tou)向了發(fa)展大(da)事和民生實事。

圖片來源:中(zhong)國網直播
藍佛安介(jie)紹,“十四五”時期,財(cai)政宏觀調控更(geng)加(jia)積(ji)極(ji)有為,財(cai)政政策進一步(bu)增強與經(jing)濟(ji)情景的適配性,從積(ji)極(ji)到更(geng)加(jia)積(ji)極(ji),戰略(lve)上(shang)更(geng)加(jia)主動、戰術上(shang)更(geng)加(jia)精準,成為支(zhi)撐經(jing)濟(ji)平穩健康發(fa)展的重(zhong)要力量。
一方面,強化逆周期調節,熨平短期波動。另一方面,協調推進跨周期調節,增強中長期發展動能。支持擴大內需,助力新質生產力發(fa)展,推(tui)動暢通經濟(ji)循環,推(tui)動經濟(ji)實現(xian)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li)增長。
過(guo)去4年,我國經(jing)濟實現了平均(jun)5.5%的增速,對世界經(jing)濟增長貢獻(xian)率保持在(zai)30%左右(you)。
藍佛安介紹,國家財政賬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終是民生。“十四五”時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教育支出20.5萬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6萬億元,衛生健康支出10.6萬億元,住房保障支出4萬億元,加上其他領域支出,財政民生投入近100萬億元。
今年,國家財(cai)政安(an)排1000億(yi)元發(fa)放(fang)育(yu)兒補(bu)貼、200億(yi)元逐步推行(xing)免(mian)費學前教育(yu),積極回應人(ren)民群(qun)眾關切。可以說,不論(lun)是繁華都(dou)市還(huan)是偏遠鄉村,從(cong)咿呀學語的孩童到(dao)耄耋(die)之年的老人(ren),都(dou)能享(xiang)受到(dao)越來越多(duo)、越來越好的民生保障。
“十四五”時期,中央財政五年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近50萬億元,最大力度下沉財力,兜(dou)牢兜(dou)實“三(san)保(bao)”底(di)線,地方(fang)財政(zheng)總體運行平穩。
發布會上,中(zhong)央(yang)(yang)廣播電視總臺(tai)央(yang)(yang)視記者提問:“十四五(wu)”期間我國財(cai)政(zheng)宏(hong)觀(guan)調控(kong)實現了(le)很多(duo)新的突破(po),能否詳細(xi)介(jie)紹一(yi)下這幾年財(cai)政(zheng)宏(hong)觀(guan)調控(kong)有哪些(xie)新的特點(dian)?下一(yi)步還有什么考慮?
財政(zheng)部部長藍佛安介紹,財政政策統籌考慮防風險和促發展,始終留有后手,未來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充足。
一是(shi)我國經濟長(chang)期向(xiang)好的(de)趨(qu)勢沒有變,這決定(ding)了財政運行的(de)基本盤,始(shi)終是(shi)堅實穩固的(de)。
二是這些年我們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宏觀調控的經驗,政策工具不斷豐富,逆周期跨周期調節能力大(da)大(da)增強。
三是隨著重(zhong)點領域(yu)風險防(fang)范制度(du)機制進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風險逐步消化,財政應對未(wei)來挑(tiao)戰更(geng)有底氣、更(geng)加從容,這(zhe)些(xie)都是我(wo)們做(zuo)好財政工作(zuo)的信心所在、優(you)勢所在。
下一步財(cai)(cai)政部門將繼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意見性,加強為形勢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儲備,主動靠前發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財政力量。
藍佛安介紹,截至2024年末,我國政府全口徑債務總額為92.6萬億元,包括國債(zhai)(zhai)34.6萬(wan)億元(yuan)、地方政(zheng)(zheng)(zheng)府法定債(zhai)(zhai)務(wu)47.5萬(wan)億元(yuan)、地方政(zheng)(zheng)(zheng)府隱性債(zhai)(zhai)務(wu)10.5萬(wan)億元(yuan),政(zheng)(zheng)(zheng)府負(fu)債(zhai)(zhai)率(lv)為(wei)68.7%。同時,我國政(zheng)(zheng)(zheng)府債(zhai)(zhai)務(wu)對應著大量優(you)質資產。總體看,我國政(zheng)(zheng)(zheng)府負(fu)債(zhai)(zhai)率(lv)處于合(he)理區間,風險安全可控。
藍佛安介紹,截至2025年6月末,超6成的融資平臺實現退出,意味著60%以上的融資平臺隱性債務已經清零,融資平臺(tai)改(gai)革轉型加快推進。
每日經濟新(xin)聞綜合央視新(xin)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mei)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jing)像,違者必究。
讀(du)者(zhe)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de)作品。
歡(huan)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