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13:46:45
每(mei)經(jing)記者|涂穎浩 每(mei)經(jing)編輯|文多
每經杭州11月13日電(記者涂穎浩)11月13日,在“太湖世界文化論壇·錢塘對話”活動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yuan)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zhu)任王一鳴表(biao)示,科(ke)技創新(xin)過程的復雜性需要與(yu)(yu)之匹(pi)配的金融(rong)服務。與(yu)(yu)商業銀行貸款相(xiang)比,以股權、股票為主(zhu)的直(zhi)接融(rong)資(zi)更有利(li)于(yu)科(ke)技與(yu)(yu)資(zi)本(ben)的結(jie)合(he),也(ye)是(shi)國(guo)際上金融(rong)支持科(ke)技創新(xin)的主(zhu)流模式(shi)。
王一鳴表示,科技、產業與金融既各自獨立運行,又存在內在關聯。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產業創新,都離不開金融支持,尤其是資本市場的助力。金融能在創新投入、降低風險、提升效率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創新從科學研究走向大規模產業化,需跨越多個“死亡之谷”,單一創新主體往往難以獨自承擔全部風險。而金融系統的核心功能恰是分散與配置風險,通過多元化投資拉長投資久期。
活動現場(chang),王一鳴發(fa)表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zhe) 涂穎浩 攝
在王一(yi)鳴看來,轉向“科技—產業—金(jin)融”循環的創新(xin)驅(qu)動發展(zhan)模式(shi),需(xu)要推動以(yi)債務為主的金(jin)融支持體系逐(zhu)步(bu)轉向以(yi)股權(quan)為主的金(jin)融市(shi)場(chang)體系,以(yi)此更好發揮資本市(shi)場(chang)樞紐功能。
“探索投(tou)(tou)貸聯動模式(shi),鼓勵銀(yin)行業金融機構(gou)在風險(xian)可控前提下與(yu)外部投(tou)(tou)資機構(gou)深化合作,既能(neng)(neng)大幅(fu)分攤風險(xian),銀(yin)行也(ye)能(neng)(neng)更(geng)全面(mian)地掌握貸款企業的經營與(yu)業務狀況,還可實現(xian)風險(xian)與(yu)收(shou)益的跨期平(ping)衡。”王(wang)一鳴表示。
他進一步提出,可通過多條路徑助力新(xin)質生(sheng)產力發展(zhan)(zhan):發展(zhan)(zhan)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推動債券市場設立科(ke)技板、壯大創業投(tou)資規(gui)模、依托股權市場支(zhi)持科(ke)創企(qi)業發展(zhan)(zhan)、強化科(ke)技對金融服(fu)務的(de)賦能作(zuo)用(yong)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wei)經(jing)《每日經(jing)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jiu)。
讀者(zhe)熱線(xian):4008890008
特(te)別(bie)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nin)不(bu)希望作品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qiu)撤下(xia)您(nin)的作品。
歡(huan)迎關(guan)注每日經(jing)濟(ji)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