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mei)日經濟新聞 2023-01-01 16:55:14
每經編(bian)輯(ji)|黃勝
據@央視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造成的病毒傳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如果遇到這幾種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決于兩方面:一方(fang)面(mian)是再次(ci)遇(yu)到的(de)毒(du)株與BA.5和(he)BF.7有多少重疊,如果(guo)病毒(du)一直變異,交叉保護作用(yong)降低了則可能造成感染;另一方(fang)面(mian)則是看人自身抗(kang)體水平(ping)。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美國疾控中心(下稱CDC)于美東時間2022年12月30日(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其估計當周美國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亞型毒株XBB.1.5毒株引起的。
XBB.1.5毒株在當周的感染比例環比接近翻番(2022年12月24日當周的比例僅為21.7%)。科學家們表示,由于具有極高的“免疫逃逸”能力,XBB.1.5已經迅速取代BQ.1.1和BQ.1,成為美國的頭號流行毒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病毒學家Andrew Pekosz表示,XBB.1.5與同族的毒株不同,它有一個額外的關鍵突變F486P,可以更好地與人類的細胞相結合。同時,有研究指出,XBB致病力并未明顯增強,但由于該毒株突變能更好地與人體細胞受體結合,因此XBB.1.5“免疫逃逸”能力更高。
針對包括XBB.1.5在內的XBB亞型毒株,美國衛生官員多次呼吁人們需要確保接種最新的新冠疫苗(尤其是老年群體),如果老年群體出現了突破性感染,需要接受抗病毒藥物Paxlovid的治療。
XBB突變株于2022年8月在印度首次被發現,之后迅速傳播,很快成為新加坡等國主要流行株。

新冠病毒進化路線圖(圖片來源:Rodrigo Quiroga)
這個消息出來之后,網上又有人建議大家囤一些蒙脫石散。這個變異(yi)株感(gan)染除了與流(liu)感(gan)相似的癥狀(zhuang),發熱、咽痛、全身(shen)疼痛、流(liu)涕(ti)以外,還會出(chu)現惡心、嘔吐(tu)、腹瀉(xie)等胃腸(chang)道癥狀(zhuang)。
新(xin)年第一(yi)天,蒙脫(tuo)石散(san)登上(shang)微博熱搜一(yi)。

微博@小兒(er)外科裴醫生(sheng)發文稱,XBB在新(xin)加坡并沒(mei)有造成明顯的(de)住院和死亡(wang)增加。國內這一波的(de)感染峰(feng)基本是(shi)(shi)奧秘克(ke)戎引起的(de),如果如WHO所推(tui)斷的(de)那樣,那我們短期內是(shi)(shi)不用擔心XBB導(dao)致(zhi)新(xin)的(de)感染峰(feng)了。聲明里也并沒(mei)有提及(ji)傳言中(zhong)的(de)所謂攻(gong)擊胃腸道(dao),腹(fu)瀉(xie)這些。而且蒙脫石對止瀉(xie)的(de)作用本來(lai)證據(ju)就(jiu)很(hen)有限(xian),即便是(shi)(shi)腹(fu)瀉(xie),病毒性的(de)腹(fu)瀉(xie)也主要(yao)是(shi)(shi)靠自(zi)愈,兒(er)童腹(fu)瀉(xie)期間更值得重視的(de)是(shi)(shi)通過補液鹽預防脫水,而不是(shi)(shi)吃(chi)蒙脫石來(lai)止瀉(xie)。

每日(ri)經濟新(xin)聞綜合央視網、每經記者 蔡鼎、公(gong)開信息
封面(mian)圖(tu)片來(lai)源:攝圖(tu)網-5012101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bao)社授權,嚴(yan)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suo)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zuo)品出現在本(ben)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che)下您的作(zuo)品。
歡迎關注(zhu)每日經濟新(xin)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