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ri)經濟新聞 2025-11-16 08:37:29
每經(jing)編輯|金(jin)冥羽 向江林
11月15日晚,上百名日本民眾自發在位于(yu)東(dong)京(jing)的(de)首(shou)相官(guan)邸前(qian)集會,抗議日本首(shou)相高市(shi)早苗(miao)的(de)錯誤言(yan)行。抗議(yi)者在現場高喊“撤回發言 趕快道歉”“高市下臺”“不會(hui)外交(jiao)的(de)人不配(pei)當首相”等口號,要求高市早苗(miao)辭職下臺。
14日,日本(ben)政界人士及多個沖繩民間(jian)團(tuan)體(ti)在東京舉行集(ji)會,要(yao)求日本(ben)政府就近(jin)年來持續在沖繩推進軍備(bei)的行為作出說明,并(bing)對高(gao)市(shi)(shi)的錯誤(wu)言論表達擔憂。沖繩反戰人士表示,高(gao)市(shi)(shi)早苗的錯誤(wu)言論令人無法忍受,并(bing)要(yao)求高(gao)市(shi)(shi)早苗引(yin)咎辭(ci)職。
日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公(gong)然宣稱,“臺灣有事”可能(neng)構成(cheng)日本可行使集(ji)體自衛(wei)權的“存(cun)亡危機事態”,暗(an)示可能(neng)武力介入臺海問題。這是日(ri)本戰敗以來,日(ri)本在任領(ling)導(dao)人首次在臺灣問題上表達試圖(tu)武裝介入的野(ye)心。
所謂“存亡危機事態”指(zhi)的是什么?這一(yi)挑釁行為背后有何圖謀?高(gao)市(shi)的言論又在日本國內引發了(le)怎樣的反對聲浪(lang)?
所(suo)謂“存亡危機事態”,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jin)三在(zai)十年(nian)前,強行通過新(xin)安保法(fa)案(an)時(shi)炮制的(de)一個法(fa)律概念。法(fa)案(an)規定,在“存(cun)亡(wang)危(wei)機事態”之(zhi)際,日本可(ke)行使(shi)集(ji)體自衛(wei)權。而所謂“存亡(wang)危機事(shi)(shi)態(tai)”的(de)(de)(de)定義是:“與我國有密(mi)切關系的(de)(de)(de)他國遭到武力(li)攻(gong)擊,因此威脅到我國的(de)(de)(de)生(sheng)存,從(cong)根本(ben)上顛(dian)覆(fu)了我國國民的(de)(de)(de)生(sheng)命、自由和(he)追求幸福的(de)(de)(de)權利的(de)(de)(de)明確的(de)(de)(de)危險事(shi)(shi)態(tai)。”
行使集(ji)體自衛權,實(shi)際上超越了日本憲法第9條劃定的(de)紅線,這是(shi)1972年日本政府就(jiu)“集(ji)體自衛權和(he)憲法關(guan)系”發表的(de)正(zheng)式立(li)場。安(an)倍內(nei)閣解禁(jin)集體自衛權的(de)(de)做(zuo)法有(you)違反憲法之嫌,也(ye)是迄(qi)今(jin)日本絕大多(duo)數憲法學(xue)者的(de)(de)共(gong)識。
評論認為(wei),從(cong)本(ben)質上來(lai)說,新安保法案(an)就是(shi)(shi)為(wei)了松綁日本(ben)憲法對日本(ben)擴軍和自(zi)衛(wei)隊海(hai)外行動的限制;而所謂“存(cun)亡(wang)危機事態”,則(ze)是(shi)(shi)為(wei)其真正突破(po)軍事束縛的時(shi)機,提前備好“敘事”模式。
10年(nian)后(hou),以(yi)安倍路線繼承(cheng)人(ren)自詡的高市早苗悍然將臺灣問題與“存亡危機事態”聯系起來,在(zai)接受國會質(zhi)詢中公然發表涉臺露骨挑釁言論,暗示日本可能(neng)武力介(jie)入臺海問題。
臺灣是“與日本(ben)有密(mi)切關系(xi)的他國”?臺灣問題“威脅(xie)到日本(ben)的生存”?“從根本(ben)上(shang)顛覆(fu)了(le)日本(ben)國民的生命(ming)、自由和追求幸(xing)福的權(quan)利”?高市這一言論(lun)簡直荒謬至極。日本(ben)東亞(ya)共同體(ti)研究所(suo)所(suo)長孫崎享(xiang)表示,臺灣是中(zhong)國的一部分,怎么會(hui)與日本的“存(cun)亡危機事態”有關?
分析(xi)人(ren)士警告稱(cheng),日本近代(dai)以來的(de)每(mei)一次對外擴張,都始(shi)于(yu)一套精心編織的(de)“危機敘(xu)事(shi)”,包括九一八(ba)事(shi)變、七(qi)七(qi)事(shi)變等。這些被釘在歷(li)史恥(chi)辱柱上的(de)罪行(xing),均(jun)是用“存亡(wang)危機”“緊急自衛”等謊言掩蓋其侵略野心。如今,高市早苗重(zhong)(zhong)拾(shi)這套話術,正(zheng)是為日本突(tu)破軍(jun)事(shi)束(shu)縛、重(zhong)(zhong)構進攻性戰(zhan)力(li)尋找借口。
高市早苗一上臺就大打“軍事安保牌(pai)”,拋出一連串激進的擴軍政策設想,包(bao)括超常規增加軍(jun)費、全面(mian)解除武(wu)器(qi)出口限(xian)制(zhi)、大力提升日本(ben)先發制(zhi)人攻(gong)擊(ji)能力等(deng)。
據披露,自民黨基本決定最快下周開始討(tao)論(lun)修改(gai)《國家安(an)全保障戰略》等3份安(an)保相關文件,加速推動(dong)防務政(zheng)策轉向。預計討(tao)論(lun)的(de)內(nei)容包括(kuo)提前(qian)兩年將防衛費與GDP占比提高(gao)至2%、研究建造核潛艇(ting)可能性、大幅放寬致命性武器出(chu)口(kou)、修改“無核三原則(ze)”等。
“無核(he)三(san)原則”指不擁有、不制造(zao)、不引進核(he)武器。
1967年(nian),時任(ren)日(ri)本(ben)首相佐藤榮作在國(guo)會(hui)(hui)發言時提出了(le)“無核(he)三原(yuan)(yuan)則”。這一原(yuan)(yuan)則于1971年(nian)在日(ri)本(ben)眾議院(yuan)全體會(hui)(hui)議上獲(huo)得通(tong)(tong)過,成(cheng)為(wei)日(ri)本(ben)政府關于核(he)武(wu)器的(de)基本(ben)政策。2022年(nian),日(ri)本(ben)政府通(tong)(tong)過的(de)“安(an)保三文件”中,也明確寫入堅持(chi)“無核(he)三原(yuan)(yuan)則”的(de)基本(ben)方針(zhen)不會(hui)(hui)改變。
15日,日本(ben)媒體(ti)曝出,高市早(zao)苗正探討在修訂(ding)《國家安全保(bao)障(zhang)戰略》等(deng)“安保(bao)三(san)文件”時,對“無核三(san)原則(ze)”中不引進核武器的原則(ze)進行修改(gai)。如果實現(xian)修(xiu)改,將意(yi)味著(zhu)日本(ben)戰(zhan)后安保政策(ce)的轉變,必將引發國內外強烈批評。報道稱,高市有意(yi)堅持不(bu)擁有、不(bu)制造核武器,但(dan)認(ren)為如果堅持(chi)不引進核(he)武器(qi),那么就無法允許(xu)美軍相(xiang)關艦艇(ting)停(ting)靠日本,從而(er)削弱美國的核(he)威懾力。
日本(ben)《朝日新聞》刊發社論指出,作為在二(er)戰(zhan)期間遭受過原子彈轟(hong)炸的(de)國(guo)家,日本(ben)將“無核(he)三原則”定位為國(guo)策,并且該原則長期獲得日本(ben)國(guo)民(min)的(de)廣泛支持。高市應當深刻理解,堅(jian)持“無核三(san)原則”的方針不能僅憑首相(xiang)的一時判(pan)斷而(er)輕率改(gai)變。
高市(shi)(shi)早(zao)苗(miao)(miao)涉(she)臺錯(cuo)誤言論發表后,在日本國內立(li)即引發軒(xuan)然大波(bo)。有(you)評論指出(chu),高市(shi)(shi)早(zao)苗(miao)(miao)煽(shan)動“臺灣(wan)有(you)事”,蓄意(yi)刺激(ji)中國,對日本國(guo)家利益和安全保障(zhang)有百害(hai)而(er)無一利。
日(ri)本前首相石破茂(mao)表示(shi),在(zai)臺灣問題上,歷屆日本(ben)政府一直在(zai)避免發(fa)表類似“如(ru)果出現某種(zhong)情況就會這樣做”的確定性言論。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發文強調,臺灣就是中國的內政問題,而日本(ben)不(bu)該干涉(she)。日本前首相野田佳(jia)彥則在(zai)采訪中指出“這是歷代(dai)首相都在(zai)一定程(cheng)度上(shang)止步的話題”,他對高市的發言(yan)“深感震(zhen)驚”。
日本公明黨(dang)黨(dang)首齊藤鐵夫表示(shi),高市早苗的言論非(fei)常令人震(zhen)驚,為了讓國(guo)民安(an)心,必(bi)須作出修正。日本(ben)社會民主黨黨首福島(dao)瑞穗表示(shi),臺灣是中國的一部(bu)分,高市早苗(miao)的相關言論完(wan)全(quan)不合邏輯(ji)。日本社會無論如何都必(bi)須阻止戰爭、阻止危(wei)險政策。
多名日本國會議員也要求高(gao)市早苗撤回相關言論。日本參(can)議(yi)員(yuan)山添拓說,高(gao)市的言論加劇日中(zhong)緊(jin)張關系并導致互(hu)不信(xin)任。為(wei)避免日中(zhong)關系進一(yi)步惡(e)化,高(gao)市作為(wei)首相應撤回其言論。
日本《東京新聞》發(fa)表社論指出,高市早苗(miao)的言論魯(lu)莽(mang)且輕率,無異于公開(kai)表示,她將(jiang)不惜同中國開(kai)戰。首相發表(biao)這樣的言(yan)論(lun)不能被接受。
日本《朝日新聞》指出,作為現任首相(xiang),高市早(zao)苗的言論對日(ri)中關系的不良影響令人(ren)擔憂。
編(bian)輯|金冥羽?向江(jiang)林
校對|陳俊杰
封面圖片來源:視(shi)覺(jue)中(zhong)國(guo)
每日經濟新聞(wen)綜合自央視新聞(we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qu)稿酬(chou)。如(ru)您不(bu)希(xi)望作品(pin)出(chu)現在(zai)本站,可聯系我(wo)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pin)。
歡迎(ying)關注每日(ri)經(jing)濟(ji)新聞APP